
近日,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四车队通过深度剖析全年59起乘客投诉与反馈,坚持推广“3秒工作法”“30分钟响应机制”等系列举措,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提升服务质量,让市民出行体验更安全、更温暖。
深挖投诉根源,分类施策破解服务痛点
针对全年6条线路收集的59件投诉,四车队从安全、服务、秩序三大维度进行“解剖式”分析,发现服务类投诉占比近30%(19起),其中70%源于乘客从站台后方跑来时驾驶员未观察到导致乘客未坐上车。对此,四车队推广执行太原公交的“3秒工作法”(要求驾驶员进站前打转向灯3秒观察路况安全后再进站停车,车辆停稳后3秒再开门;车辆起步时乘客坐稳后3秒再关门,出站前二次观察站台动态,确定无跑来乘客再起步)。同时,倡导人性化服务——若车辆未驶离右侧第一车道且出站距离站台15米内,驾驶员需靠边等待追赶乘客,避免“关门走人”引发的矛盾。
科技赋能管理,行车秩序投诉“清零”进行时
针对社会车辆投诉公交车随意变道的问题,车队通过调取监控还原真相:多起投诉实为躲避公交车道突然拐出的电动自行车所致。车队要求全体驾驶员严格执行分公司制定的“守法、谨慎、礼让”原则。要求驾驶员途经小路口时减速至20km/h以下,与电动车保持5米以上安全距离,坚决杜绝与电动自行车并行;遇电动车占用公交道时,提前30米变道并按1号键安全用语进行提示。通过“防御性驾驶”培训,驾驶员主动避险能力显著提升,相关投诉量环比下降42%。
闭环管理提效,30分钟响应机制显温度
为确保乘客诉求“件件有回音”,电车分公司建立“三级响应”机制:管理人员接到投诉后30分钟内联系乘客,4小时内调取监控核实情况,12小时内反馈处理结果。今年9月,一位老人因未听清报站坐过站,通过热线投诉后,车队不仅表示了歉意,还要求所有驾驶员遇到老年乘客上车时必须落实好座位,并且了解老人前往的目的地,到站时提醒老人下车。后来拨打投诉电话的那位老人感慨:“没想到一个电话,公交公司这么上心!”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服务升级永不止步
“每起投诉都是改进服务的契机。”四车队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投诉-分析-整改-反馈”闭环体系,驾驶员服务规范合格率提升至98.7%,乘客满意度达98.3%。下一步,分公司将推广“微笑服务标准用语”,并试点“随机抽选乘客评价”制度,持续擦亮“流动的城市名片”。
当3秒工作法成为习惯,当15米靠边等待化作温情,新开通的通学巴士安全快捷,免费的车载WIFI逐渐覆盖全城,太原公交正用一个个“小细节”书写着“大民生”。在这座城市的脉络中,公交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承载着对市民出行的郑重承诺——让每一次启程都安心,让每一程抵达都温暖。
记者 田勇 通讯员 史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