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财经大学103路调度站内,一通焦急的电话打破了平静。电话那头,60多岁的黄先生操着浓重的福建口音,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反复询问:“我的电饭锅和鞋子落在公交车上了,还能找回来吗?”这通电话,牵出了一段太原公交人用暖心服务诠释城市文明的温情故事。
粗心遗落纸箱 细心司机“拾获”
当日16时许,从福建来并帮女儿带孩子的黄先生,在乘坐103路公交车时,不慎将装有新购电饭锅和一双运动鞋的白色纸箱遗落在车厢角落。
从五一广场开往山西财经大学的103路5071号公交车,在完成运营任务后,驾驶员李红军像往常一样进行车厢安全检查时,发现驾驶舱后面的机电柜旁的这个白色的纸箱。打开纸箱里面放着电饭锅、鞋子等生活用品,失主肯定着急。李师傅立即按照失物管理流程,将纸箱交到副队长裴震手中。
方言障碍难阻 温情服务破局
几乎同时,发现物品丢失的黄先生正心急如焚。初到太原的他,既不熟悉道路环境,又因方言口音难以准确表达诉求。当车队工作人员接起电话时,电话那头断断续续的“电饭锅”“公交车”等词汇,让他迅速意识到这是一起失物寻找事件。
“大爷您别急,我们一定帮您找!”车队工作人员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通过智能调度系统锁定103路5071号车。当确认物品已被妥善保管后,如何让这位方言浓重的老人顺利取回失物,成了新的挑战。考虑到黄先生对太原公交站点不熟悉,裴震副队长当即决定:“让103路司机顺路捎过去,约定在老人住处附近的公交站台交接!”
三公里暖心接力 城市温度触手可及
18时30分,103路驾驶员席师傅提前与黄先生约定,在并州南路亲贤北街口公交站台完成这场特殊交接。当看到老人焦急的在站台张望时,席师傅特意将车停靠在离老人最近的位置,下车将纸箱稳稳递到老人手中。
席师傅虽然听不太懂福建话,但黄先生竖起的大拇指却清晰的表达了一切。席师傅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在太原有什么困难,随时找公交人!”
平凡善举汇聚文明暖流
“这样的暖心事,我们车队每月都要处理十几起。”太原公交电车四车队副队长裴震介绍,近年来车队通过建立“公交速递小分队”设置“爱心接力岗”等举措,让“日行一善”成为公交人的行动自觉。
从智能调度系统到人工暖心服务,从标准化管理到个性化帮扶,太原公交人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将十米车厢化作传递文明的流动窗口。正如李红军师傅所说:“乘客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们公交人的心头大事。”在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里,每一次车门开合间,都在续写着关于善意与责任的动人篇章。 记者 田勇 通讯员 史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