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山西新闻
云端逐梦新农人 电商织就振兴路
编辑:刘强 来源:山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12 19:24:53

魏丽娜在直播现场。

宋建红直播农产品。

李卓向粉丝展示梅花鹿饲养。

闫建波镜头下的农户。

高小聪操作无人机拍摄。


编者按
  当数字经济的浪潮涌向田野乡间,一群“新农人”以电商为笔,在广袤乡土上奋力书写着振兴新章。他们以镜头捕捉作物生长的细节,借网络串联起产地与市场的期盼,既秉持传统农人的匠心,也善用当代技术的锋芒。
  连日来,本报记者聚焦三晋大地上的这群先行者代表,记录他们从初识直播规则到流畅讲解产品,从专注种养技术到贯通物流链条,从传承乡土手艺到驾驭新潮营销的成长轨迹。每一段创业历程,都闪烁着奋斗之光;每一笔云端订单,都承载着对家乡的眷恋。愿这些饱含温度的故事,能够唤醒更多人心中的创业激情,共同在互联网的广阔舞台上,织就一幅愈发鲜活、愈加璀璨的乡村振兴画卷。

黄河女儿带货忙

  “咱们运城的水果喝的黄河水、吃的有机肥,自然熟、自然甜!”11月10日,山西运农优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展销中心的直播间里,魏丽娜捧着一颗红透的苹果向粉丝介绍:镜头前的她笑容憨厚,言语质朴,仿佛邻家女儿唠家常。如今这个面对镜头收放自如的姑娘,两年前还是个见人说话都脸红的线下导购。
  魏丽娜从小和家人一起摘棉花、除麦草、掰玉米、烧柴灶……十三岁进芦笋厂刮皮,后来辗转县城包饺子、打烧饼,再到运城学美容美发,“什么苦都吃过,但每天都很踏实。”她笑着回忆。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十年前。遇到投身农业的公司老板后,这个“做事不知道喊累”的姑娘被委以重任,从管理公寓到扎根特产销售,她像黄河岸边的红柳,在哪里落地就在哪里生长。
  2022年,团队开始探索线上销售。那是一段“泪水与订单齐飞”的日子。第一次直播时,直播间只有个位数观众,丽娜紧张得手心冒汗:“说话像念稿子,眼睛不敢看镜头。”为了攒人气,团队带着手机走遍运城的市集巷陌;为找产品,她下播后挨个联系厂家。有一次,在直播间被粉丝质疑商品的价格,娜娜边崩溃落泪边耐心解释:“我们选顺丰、京东物流保证时效,成本高却不敢加价,只为让在外老乡尝到家乡味!”真情流露打动了粉丝,当晚订单暴涨。
  这场风波让丽娜坚定信念:“必须抓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她和团队深耕供应链,从闻喜煮饼到万荣苹果,从芮城麻片到永济牛肉饺子……在运城市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运农优品”直播间汇集了13个县(市、区)的600余种特产,“运城特产一站式购齐”的口号深入人心。她把直播间当作自家客厅,把粉丝当亲人,甚至为粉丝专门寻找儿时的韭花酱、老馍馍。这种“民心所向”的选品理念,让直播间成了游子们的乡愁驿站。渐渐地,一场直播营业额从零突破至五位数,好评率达到了94%。
  被粉丝称作“小胖女”的丽娜从不介意,她说:“做直播,真诚是最硬核的竞争力。”“运农优品”团队坚持全年直播近360场,线下门店也成了粉丝们的打卡地。夜幕降临,她又架起手机开始晚场直播。屏幕外,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运城味道从这里走向天南地北。

本报记者王秀娟

深山党参线上红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们太行山深处的正宗潞党参,肉质饱满、纹路清晰,煲汤泡水都滋补!”11月6日,镜头前,宋建红手持刚采挖的潞党参,身后是云雾缭绕的太行山脉。他一边展示药材的品质,一边细数潞党参的药用渊源,直播间里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这位被网友亲切称为“党参哥”的新农人,正通过直播带货,让大山里的珍贵中药材走出了一条销售新坦途。
  宋建红是土生土长的平顺人,从小就对家乡的潞党参有着深厚的感情。2013年,他在东寺头乡成立潞党参种植合作社;2014年,又创办了山西振晋堂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化运营盘活潞党参产业。
  2015年夏天,宋建红带着潞党参南下广东寻销路,一位好心的南方同行建议他带上宣传手册,好好讲讲潞党参的渊源历史。这次经历为他日后涉足电商打下了基础。两年后,宋建红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再次赶赴广州市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带来的潞党参4天内便全部售空。随着客户逐渐增多,他的潞党参饮片越来越走俏,红火时一天能出一吨货。但宋建红并未满足,他敏锐察觉到电商平台的巨大潜力,决定转战线上开辟新市场。
  2021年,宋建红入驻抖音,开始分享短视频。视频里,太行山的云海、林泉与各类药材相映成趣,他时而田间采药,时而现场加工,时而科普潞党参的药用价值。朴实真诚的风格让网友们亲切地叫他“党参哥”,粉丝量很快突破10万。2022年,他又转战小红书平台,将账号名改为“深山逆行者—采药人”,精准吸引了关注养生健康的年轻群体,短短22天就新增粉丝1327人。直播间里,他耐心解答网友疑问,从挑选方法到食用技巧一一详解;平台主页上,潞党参的种植环境、加工过程一目了然。随着口碑持续传播,订单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飞来,潞党参的线上销量节节攀升。
  如今,宋建红通过电商拓宽了潞党参的销售渠道,还积极与当地农户深度合作,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让更多乡亲通过种植潞党参增收致富。让曾经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潞党参,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本报记者李全宏 本报通讯员杨柳青

山乡鹿韵云端耀

  “家人们看这新鲜鹿茸,都是我们精心养鹿产的,品质实打实!”11月5日,山西灵鹿谷科创发展有限公司的鹿棚里暖意融融,总经理李卓举着手机直播,镜头不时扫过悠闲踱步的梅花鹿。这位曾经的民航乘务长,如今扎根乡土,用电商助力乡村鹿产业跃升。
  这次跨度极大的转型源于李卓一次探亲时的触动。乡亲们守着丰富中草药资源与梅花鹿药用、文化双重价值却致富无门,她敏锐捕捉到“养殖+文旅+健康”产业潜力和“养殖+电商”的商机。创业初期,缺乏市场渠道的鹿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农户对线上卖货更是充满疑虑。村民王志峰那句“网上的买卖真能算数?”道出了所有农户的担忧,也坚定了李卓带农户触网的决心。不懂平台规则,就熬夜钻研运营逻辑;缺乏推广经验,便自学短视频拍摄与直播话术;为解决运输损耗,反复测试定制出透气防潮的专用包装。
  为打消村民顾虑,李卓带着团队直奔王志峰的鹿棚架起直播设备。起初老王紧张得舌头打卷,可一谈起喂鹿日常,话匣子便收不住了。李卓悄悄将镜头对准嬉戏的小鹿,直播间瞬间被“好可爱”的弹幕刷屏,有人主动询问鹿茸价格。没几天,第一笔线上订单悄然降临,老王声音发颤地说钱到账时,眼里的光比鹿茸还要耀眼。后来,在李卓的指导下,王志峰不仅学会了拍产品照、写详情页,还自创“鹿饲料展示”环节,用实在的养殖细节打动消费者,身后更聚集了一群跟着学直播的农户。
  以鹿为媒,李卓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精准对接不同消费群体需求。“药用健康品专区,我们用检测报告与实景视频打消消费者顾虑;文创产品板块通过‘研学+电商’模式延伸体验。在生态农产品专区,则是将鹿粪发酵制肥,实现‘废料变宝’。”
  作为心理咨询师,李卓更懂共情的力量。她用“小鹿成长日记”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用真实订单打消农户顾虑,组建培训小组手把手教农户线上开店技巧。同时,联合高校共建实验室,用基因检测、物联网监测等科技保障品质,更将复杂技术转化为“按体重算饲料克数”的通俗指南,让农户既能养好鹿,又能卖好货。如今,灵鹿谷公司已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线上复购”的良性循环,带动1000余户农户每亩年增收1500元。

本报记者张丽媛

田间好物e路香

  “大家装箱的时候一定要看好生产日期。还有,三次分选,重量分级,一步也不能马虎哈!”11月8日,在静乐县山西欣其食品有限公司包装车间里,公司总经理闫建波再次叮嘱正在打包产品的工作人员。
  38岁的闫建波是土生土长的静乐人。2010年大学毕业后,看到老家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村里很多土地荒废,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的闫建波无比痛心。反复考虑后,他选择回乡创业,投身农业事业。
  2020年,闫建波成立山西欣其食品有限公司,专注于农村电子商务事业,在淘宝、拼多多、有赞等多个电商平台开设店铺,主要销售静乐特色优质杂粮黑小米、藜麦、玉米及红皮土豆等农产品。“当年我们就成功销售黑小米30多万单150余万斤、红皮土豆40多万单200余万斤、藜麦10多万单40余万斤,总计销售额1500万元。”闫建波自豪地说。
  2021年,欣其食品公司在静乐县康家会镇圪洞道村建设甜糯玉米加工厂,当年加工糯玉米120万穗,实现产值192万元;2022年和2023年分别新增500亩玉米种植基地,试种甜糯玉米新品种。
  晋西北高原的试验田里,经过30多个甜糯玉米品种的试验对比,闫建波最终遴选出“爆浆的汁水混合着童年外婆灶台边香气”的甜糯玉米品种。这之后,每年9月中旬,凌晨4时的静乐山地梯田,闫建波和农户们戴着头灯穿梭在玉米地里采收玉米,为实现“3小时急速真空锁鲜”而与时间赛跑。
  “我们这个高叶酸甜糯玉米,叶酸含量真的不一般,每100克玉米的叶酸含量高达168微克!”镜头前,闫建波的妻子王小娟向粉丝逐一介绍不同品种甜糯玉米的特点。
  “目前公司自有玉米种植基地2000亩,另外还有1600余亩是和农户合作,订单种植,公司提供新品种,要求必须采用有机种植模式,玉米成熟后全部回收,回收价每吨比市场价高200元。”闫建波说,目前公司主要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微信小店等平台销售,未来将继续深耕电子商务领域,做新产品、高品质产品,走高端供应。并且将分选、包装等环节交给农户,给农户提供更多就业增收机会。

本报记者高桦

乡情乡味指尖传

  11月3日,晌午的阳光照耀着临县雷家碛乡双井沟村,黄土高原的轮廓清晰可见。高小聪架好直播机器,身影与千沟万壑融为一体。父亲开着三轮车带着自家制作的豆腐缓缓驶来,惊起一阵犬吠。真实的农家生活呈现在这个拥有77万粉丝的抖音账号“农民大春”里,置顶的视频片段,已获得10.5万点赞。网友评论道:“纯朴,无华,这才是生活。”
  六年前决定返乡创业的高小聪未曾料到,这条再熟悉不过的乡间小路,会通过小小的屏幕,凝聚山外无数关注的目光。最初,他举起手机拍摄,乡亲们不解:“这黄土疙瘩有啥好拍的?”他憨厚一笑,默默钻研视频剪辑技术。
  弯腰锄地时滚落的汗珠,羊群行径上翻起的泥土芬芳,灶台上小米山药稀饭升腾的烟火气,全家围坐火炉闲话桑麻的温情时刻……平凡的日子,没有精致的剧本和炫目的剪辑,土地最本真的模样,却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被围困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在“农民大春”的视频里找到了情感的慰藉和乡愁的寄托。流量像春天的雨水一样悄然浸润了黄土坡。粉丝和点赞量见证的不只是时光,更是一部鲜活的乡村生活志。高小聪总结道:“通过这些真实记录的镜头,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这片黄土地。”
  如果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流量就只是镜花水月。当网友纷纷询问“这土豆怎么卖?”“蜂蜜看着真馋人”时,高小聪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将自己的电商之路盖上鲜明的农事烙印。取蜜的时间到了,他就把镜头转向一年只取一次蜜的土蜂,既满足了观众对采蜜的好奇,又直观展示了蜂蜜的品质。收土豆的季节到了,高小聪又把镜头对准黄土中翻出的红皮土豆,哗啦啦抖落土渣,削皮做成稀饭。农民脸上甜蜜的笑容就是最佳的带货手段,这些朴实无华的场景打动了直播间的粉丝,也让乡亲们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如今,“农民大春”已经成为吕梁市电商蓬勃发展的代表性名片,十里八乡的农产品在这里销往全国各地,带着吕梁独特风味的土特产从这里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高小聪的实践说明:只要拥有发现的眼光和创新的勇气,就能“种”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也能“种”出乡村更加繁荣的未来。

尚晨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分享 X
一键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豆瓣网
邮件分享
有道云笔记
人人网
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