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山西新闻
欢度国庆 乐享假期丨月圆情浓 共享佳节
编辑:刘强 来源:山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07 11:13:27

中秋至,有工作岗位上的默默坚守保障生产,有照相馆快门定格的阖家喜悦,有康养中心里的安稳暖意。花好月圆之时,三晋大地不同场景的温情瞬间交汇成别样的中秋团圆图景。


image.png

10月6日,中秋节当日,游客在运城市中心城区的中禁门城墙上冒雨“赏月”。姜桦摄

image.png

10月5日,夏县南大里乡郭牛村富强农业合作社向全村600多户家庭每户发放4斤月饼,将节日的祝福送至村民手中。牛瑞枝摄

image.png

10月6日,长治市图书馆内,家长带着孩子们品读书香,度过假日快乐时光。梁栋摄




坚守岗位一线 干劲满满

10月6日,位于大同市云冈区大庆西路的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人声鼎沸。数千名职工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忙碌的生产一线度过了一个别有意义的节日。

当前,该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产考验,十个型号产品同步推进交付,上万种零部件亟待生产加工,时间紧、任务重。

“现在每天的生产计划都精确到小时,容不得半点马虎。”生产管理部调度科科长郭鼎指着屏幕上的生产看板说,“作为串联生产的‘中枢神经’,我们以‘日调度’为抓手,把生产执行、原材料投入、零部件供应这些关键环节逐个捋顺,哪个环节卡壳了,立刻协调资源破解,就是要让整个生产链条转得顺、跑得稳,保障合同节点万无一失。”

机加一厂厂长、党支部书记李祥的身影穿梭在车间各个班组。“越是任务吃紧,越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他语气坚定,“我们把‘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实践活动和‘百日攻坚’劳动竞赛结合起来,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全部顶到了急难险重岗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公司一方面把任务分解到党小组、班组甚至个人,倒排节点,确保“人人有指标,层层抓落实”,另一方面盯着生产难题搞创新,党建强链、党员创新工程、“五小”建议征集,靠技术突破提效率。同时,强调质量和安全是底线,隐患排查绝不松懈,让生产稳扎稳打推进。

从零部件加工的精密校准到装配线上的高效协同,再到后勤保障的暖心守护,各岗位山柴人始终以汗水诠释责任、用坚守书写担当。他们用实干扛起生产重任,在冲刺全年目标的征程上奋力奔跑。一个个忙碌而坚定的奋斗身影成为这个节日里最动人、最闪亮的风景。




定格团圆瞬间 温情浓浓

中秋节,是团圆节。今年太原古县城“时代华章 月满团圆”活动现场专门设置了团圆照相馆,专业摄影师为广大市民游客拍摄全家福、情侣照等合影,同时免费提供圆桌、仿真月饼等拍照道具。

10月5日下午,来拍照的人挺多。吕浩东一家走进照相馆。“帮我们拍张团圆照吧。”一家人热情高涨、摆好姿势,身后是写有“中秋团圆”的背景板。吕浩东一手牵着妻子,一手扶着身前的小儿子,妻子双手放在女儿肩头,姐姐左手紧紧拉住弟弟的手,弟弟则调皮地对着镜头比出剪刀手,等待摄影师按下快门,定格团圆瞬间。随后一家人围坐着选片,“虽然现在手机都能拍照,但肯定还是专业摄影师拍得好。”吕浩东说。

“再靠拢一点,笑容自然一点,保持一下不要闭眼!”来拍照的家庭面对镜头时,起初还有些拘谨,不知道要摆什么动作。摄影师一边和他们拉着家常,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一边帮忙整理服装道具,指导他们调整姿势。随着相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一幕幕温馨的画面被定格:父母牵着孩子的手,笑容满面地望向镜头;祖孙三代围着圆桌落座,其乐融融地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夫妻间深情对视,眼中闪烁着对彼此满满的爱意。这些瞬间,不仅是光影的交错,更是情感的流淌。

“‘全’就是一家人要整齐,‘家’指的是家庭,‘福’就是幸福,让人们意识到,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停下脚步,与家人共度时光,记录点滴美好,十分重要。”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谈到对全家福的理解。他坦言,举办此次活动就是让大家感受到幸福与温暖。

走出照相馆,不时遇到假期里全家结伴出游的人们。有的举起手机自拍全家福,有的一家人穿着传统服饰,找了摄影师跟拍……他们眼中闪过的都是合家欢的满足。




享受贴心康养 暖意融融

10月6日中秋节,在阳泉矿区阳煤二院康养中心里,几位老人身着传统服饰吟诵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诗词佳句,台下的老人们跟着节拍轻晃手掌;医护人员和护工们为老人们送上切好的月饼……

国庆假期恰逢中秋佳节,阵阵暖意流淌在康养中心每个角落。

“以前我眼前总像蒙着一层雾,连碗里的饭菜都看不清,夜里起夜更是提心吊胆。”79岁老人李虎生坐在窗边,向记者讲述着康养中心里的故事,“是中心的工作人员联系了眼科专家,还派护士陪着我去检查、做手术。现在好了,看啥都清清楚楚,这日子真的亮堂起来了!”

说话间,李虎生老人指了指床头的紧急呼叫器,又指了指卫生间门口的防滑地垫:“你看这些细节,连桌角都包了海绵,住在这里比家里还踏实。”

这份踏实源于阳泉矿区对“医养结合”的深度探索。作为典型的工矿区,阳泉矿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如何让老人既“养得好”,又“医得便”,成了矿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阳煤二院康养中心给出了答案:这座由二级综合医院运营的养老机构,不仅能为老人们提供日常照料、文化娱乐等基础服务,还能及时提供综合医疗、健康体检及心理疏导等专业支持。由21名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里,医生每日定时查房,护士24小时值守,康复师会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定制训练方案。

不仅如此,康养中心还与国家级三甲医院阳煤总院建立了转诊、会诊绿色通道,保障老年人能享受到最专业的医疗服务。

这样的贴心服务并非个例,近年来,阳泉矿区出台《阳泉市矿区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办法》等一系列举措,逐步构建起了“公办为基础、居家为主体、社区为依托、社会为补充”的四级养老服务体系。32个养老机构分布辖区,从养老院到社区养老服务站,从社区养老餐厅到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家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进驻,让街道层面的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早已成型:居家老人出门就能吃上热乎饭,在社区服务站就能做康复理疗,哪怕是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个电话就能享受到上门照料。

看展演、做游戏、吃月饼……节日里,康养中心满溢着安稳与欢喜。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分享 X
一键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豆瓣网
邮件分享
有道云笔记
人人网
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