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山西新闻
西吴壁遗址出土仰韶晚期“西王类型”遗存 距今约5000年
作者:梁耀华 编辑:刘强 来源:智慧生活报网 发布时间:2025-07-17 15:52:52

本报讯(记者 梁耀华)根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7月16日发布的消息,西吴壁遗址出土的西王类型遗存,其时代大致处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700年之间。


1.jpg 

西吴壁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分布图(上为北)


西吴壁遗址位于运城盆地东北部,处在“轵关陉”交通要道上,向北翻越紫金山是临汾盆地,向东南经垣曲盆地可以通往中原腹地,是沟通晋南、豫西两大地理单元的重要交通节点。

2022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西吴壁遗址发掘所获仰韶遗存主要器类包括退化的重唇口尖底瓶、喇叭口瓶、敛口圆腹钵、折沿盆、鸭嘴形带流盆、筒形深腹罐、盆形鼎、敛口瓮、折腹豆、镂空高足豆盘、花边顶器盖等。

这些器型在西王村仰韶晚期、灵宝涧口一期、垣曲古城东关四期、垣曲小赵仰韶晚期、仰韶村1980年第三次发掘、仰韶村2020年第四次发掘中均可找到同类器物。其文化类型当属以西王村为代表的豫西晋南地区仰韶晚期“西王类型”。

考古工作者初步判断,目前所见西吴壁遗址发掘出土的仰韶遗物时代上限不早于西王村Ⅰ段、涧口Ⅰ段,约相当于东关四期二段,即西王类型早期中段。下限不晚于仰韶村仰韶晚期Ⅱ段、垣曲小赵Ⅱ段,即西王类型晚期中段。总体来说,其时代跨越了西王类型的前后两段。

有关专家参考东关、仰韶村碳十四年代测定数据,结合目前学界对西王类型绝对年代的总体认识,可初步推断西吴壁遗址出土西王类型遗存的时代大致处于BC3000-BC2700之间。

由于西吴壁遗址仰韶时代遗存的时间跨度较长,出土遗物种类丰富,虽经晚期遗迹大量扰动但仍存在相当数量的灰坑、窖穴、房址等遗迹,可知此处在仰韶晚期是一处持续时间长、具有一定规模的聚落。

数据显示,西吴壁仰韶聚落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同时期晋南乃至中原地区较大的区域中心聚落,其中所见遗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代表意义。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分享 X
一键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豆瓣网
邮件分享
有道云笔记
人人网
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