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代市长范兆森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太原市的重点工作有很多,我们挑出一些大家可能关心的,一起来看看。
关键词: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进出口总额争取保持正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关键词:消费
□让更多消费者有钱花
◆ 精准落实好重点群体增收减负、奖优助困、养老金增长、医保财政补助等增量政策。
◆加快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举办各类就业招聘会300场以上。
◆大力开展项目化、订单式培训,完成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2万人,新增技能人才1.5万人。
□让更多消费者有钱愿意花
◆加力落实“两新”扩围政策,进一步带动设备换代、汽车换能、家电换智。
◆加力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9条”,办好营销促销活动,进一步推动去库存、优供给。
◆加力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让真金白银政策切实惠企利民。
□让更多消费者花钱花得值
◆大力实施“三品”战略,全力提升消费品工业规模和实力、生产供给质量和水平。
◆深化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让“文旅流量”转化为更多“消费增量”。
◆持续推动“音乐+”“演出+”“赛事+”等业态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发展银发经济、首发经济、冰雪经济,让八方来客恋恋不舍、念念不忘。
关键词:城乡融合发展
□谋深虑远城市更新大文章
◆立足城市发展从“快速扩张”转向“有机更新”阶段进程,抓牢让人民安居乐业这个基点,坚持“体检、更新”一体化推进,聘请中规院等一流专业团队,做好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太原行动方案,开展重点片区改造 战略研究。
◆坚持“留、改、拆、建、控”并举,聚焦群众向往的 “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实施以城市片区为单元 的系统化更新,既体现出现有的独特山水风光,又延续好城市 的历史文化脉络,彰显出凝固在建筑、街道、绿地等公共空间上的城市个性、城市气质、城市精神。
□打好品质提升攻坚战。
◆实施迎泽西大街、新建路等维修改造工程,启动太原火车站东站房建设,推进幸福桥、大运路打通等工程,加快燃气、供热、排水等地下老旧管线改造。
◆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前期工作。
◆持续实施673个续建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18个老旧小区改造。
◆加快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深入推进“百园兴绿”,打造一批口袋游园、街头绿地、美丽街巷。
◆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大力推进县域提能和乡村振兴。
◆支持清徐加快打造“城市融合型县城”示范样板。
◆统筹推进古交、阳曲、娄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体检、更新”一体化推进
◆坚持“留、改、拆、建、控”并举,聚焦群众向往的“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实施以城市片区为单元的系统化更新。
◆实施迎泽西大街、新建路等维修改造工程,启动太原火车站东站房建设,推进幸福桥、大运路打通等工程,加快燃气、供热、排水等地下老旧管线改造。
◆推进轨道交通1 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前期工作。
◆持续实施673 个续建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18个老旧小区改造。
◆加快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深入推进“百园兴绿”,打造一批口袋游园、 街头绿地、美丽街巷。
关键词:环境
□持续打好“三大保卫战”
◆扭转空气质量排名靠后被动局面,争取实现“退后十”目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确保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水体。
◆全方位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强化生态治理
◆加快推进中部城市群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综合实施地下水关井压采、煤矿限采、生态补水,推动兰村泉水位持续回升、晋祠泉稳定复流。
◆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加快构建西北部远郊百万亩生态屏障。
□推动绿色转型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培育绿色 建筑等新增长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倡导绿色生活,鼓励绿色出行、绿色消费。
关键词:民生
□推进“学有优教”
◆全面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完成市级托育服务中心建设,推广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模式,确保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加快构建普惠多元托育服务体系。
◆新建公办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 2500个,鼓励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满足群众上公办园需求。
◆推动大东关小学、万柏林一中等18个新改扩建项目 建成投用,新增学位2.4万个,确保实现稳妥渡峰。
◆规划建设 职教园区,加快筹设太原卫生职业学院,支持太原学院建设一 流应用型本科院校。
□推进“病有良医”
◆高标准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病房改造提升、医疗设备更新。
◆统筹实施人才强卫、中医药强市、医疗卫生强基等系列工程,深化“4+1”公立医院改革,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太原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能力标准,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推进“老有厚养”
◆推动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安宁疗护中心。
◆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所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推进全省最大的社会康养中心建成投用,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
◆新建改造一批城镇社区养老中心、农村老年食堂,让更多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推进“住有宜居”
◆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持续开展物业整治提升,大力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继续实施既有住宅自愿加装电梯、更新改造老旧电梯行动,下力气把“老房子”改成“好房子”。
□推进“弱有众扶”。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提高特困群体基本生活标准。
◆深入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强化流动儿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明德专门学校建设。
◆健全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 记者 梁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