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山西新闻
山西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刘涛 走进百年名校倾情讲述《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生活账》
作者:田勇 高万军 编辑:姚志文 来源:智慧生活报 发布时间:2024-11-25 09:46:30
  • cb04bb25c_2.jpg


  烟火气中见品格,生活账里见初心。

  11月22日,由智慧生活报社联合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太原有限公司、三晋出版社主办的“读红色书籍做信仰传人”活动走进校园第八站在百年名校——太原市成成中学举行,山西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刘涛为同学们带来精彩讲座“生活账里见初心”。智慧生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张云峰,三晋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冯岩,太原新华书店连锁业务营销主管温亚军参加活动。


cb04bb25c_6.jpg


cb04bb25c_5.jpg


红色故事让我们相聚百年名校
  “今年,正值成成建校百年。在这一个伟大的时代,成成中学红色革命文化薪火相传,成燎原之势。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智慧生活报社、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太原有限公司和三晋出版社,在我校联合举办‘读红色书籍,做信仰传人’红色专题讲座,为同学们讲述红色故事,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把我们凝聚在了一起。”太原市成成中学校晋源校区初中教务处主任吴文奇在主持时说。
  太原市成成中学校副校长、晋源校区执行校长赵红军在致辞中表示,成成中学是一所承载着百年红色历史的名校,1924年建校以来,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的红色沃土。秉承“明德明理,成己成人”校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成成精神。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无数成成儿女投身革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篇章。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太原解放75周年,恰逢成成建校百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希望通过红色书籍的阅读和分享,让同学们接触更多的红色经典,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cb04bb25c_3.jpg


老账本记录41年生活见证历史
  此次讲座源于三晋出版社出版的《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生活账》,该书收录了共产党员张健民同志从1952年到1993年,对自己和家庭近41年从未间断的生活收支账簿。事无巨细、精微详实的生活账目,对共和国宏大光辉的历史发展,以独特的视角触摸时代、感悟生活、坚定信仰,展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心路历程。“大家知道什么是甲骨文吗,它又与我们今天的讲座有什么关系呢?”刘涛的开场白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在他的讲述中,同学们了解到甲骨文是3700多年前的文字,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等,也由此知道了历史资料的重要性。历史上有五次文献收集的高潮,分别是殷商甲骨、敦煌文书、秦汉简帛、明清档案及民间文书。而《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生活账》的原始材料就是民间文献收藏爱好者刘涛在南宫旧书市场上“挖掘”出的宝贝,当时一共12本,之后开始寻找账本主人,并且进行整理出版。《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生活账》记录了张健民一家几十年的生活账目,有工资收入,还有买米买面、买针买线、教育子女、交纳党费、帮衬邻里等各项收支,是一个家庭在太原市生活41年的真实档案。张健民的生活账目中记录:1952年7月2日,订《时事手册》二份半年用洋16800元,买新词典等书用洋55400元。“大家有没有感到奇怪,买几本书就要花费5万多元?”刘涛抛出问题。“是啊,是啊,为什么这么贵啊?”大家也产生了疑惑。“这是我们国家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发行的,当时有1元到5万元12种面值,1万元相当于第二套人民币的1元。”刘涛讲解道。“从1952年7月2日开始,一直到1992年4月的账本中,都有关于张健民购书的账目记录。可以说是购书与学习的习惯,贯穿了他的大半生。根据我逐年、逐月对账本进行详细统计、计算,在长达41年的时间中,他一共购买了各类书籍、报纸(包括给子女们买的儿童读物、文学读物)多达约5137本(套、期),花费的购书费用总计高达约5171.5元。平均每年都要购买约125本(套、期),花费约126 元。”刘涛说,从张健民持之以恒的账目中,可以看出他廉洁自律、勤俭节约的工作生活轨迹,也折射出一位老党员有情、有趣、有担当的精神品质,他无意书写历史,却为时代留下了一部历史著作,这部生活账成为见微知著的学习教育读本。


cb04bb25c_4.jpg


阅读与分享 传承精神接力信仰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看一场电影多少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买信封、买香皂多少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订一个月的牛奶,坐一次出租车又是多少钱……刘涛介绍,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此前在钟楼街举办展览《似水华年·一个太原人的生活账》,展示了很多老物件,如台灯、缝纫机等,每一件都标有价格,参观者络绎不绝。
  山西百姓爱记账素有传统,无论红白喜事,还是盖房建屋,或是做小买卖,或是生活开销,都会把收支账目记下来,家家户户都有好几本账。这些账本能够保存下来,非常珍贵、难得,是百姓生活的真实记录。“是了,我姥姥就可爱记账了,我今天回去就告诉她把账本保存下来,我以后也要学习记账,不乱花钱了。”这是一名同学的发言,更是所有同学的心声。“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准备一个账本,坚持几年就是一部生活史,你们也是不同时代的见证者,也可以成为书写历史的那个人。”刘涛激励同学们。
  “刘老师,民间文书是属于一种特别的书籍吗?”“刘老师,民间文书对于研究历史、社会经济有哪些价值?”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可以这样理解,民间文书不像小说有情节,不像散文那般流畅,但你可以从中了解一个时代的变迁,也可以看看在你出生那天有什么事情发生。”刘涛热情地回答着同学们的提问。“民间文书具有原始性、真实性、证据性、民间性等特点,也是多种学科、各项知识的集纳,从中可以了解到民俗、经济、历史等。”
  之后,张云峰、冯岩和温亚军代表主办单位共同为学校捐赠多本《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生活账》,赵红军代表学校接收,并将荣誉证书赠送给主办方代表。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阅读与分享,更是精神的传承和信仰的接力。同学们将珍惜这次机会,认真阅读红色书籍,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记者 田勇 高万军 文/摄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分享 X
一键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豆瓣网
邮件分享
有道云笔记
人人网
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