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山西新闻
夏县辕村遗址:揭示仰韶文化发展演变序列
作者:梁耀华 编辑:姚志文 来源:智慧生活报 发布时间:2024-07-02 16:37:04

 本报讯(记者 梁耀华)7月2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夏县辕村遗址发掘资料。它与周边遗址构建完善了青龙河流域仰韶文化早期到中晚期的文化发展演变序列。

辕村遗址位于运城市夏县裴介镇,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大型聚落遗址,面积约110万平方米。该遗址东、南部为中条山脉,西、北部为鸣条岗丘陵,南部约4千米处为运城盐湖。

200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中心工作人员在辕村南进行了试掘,发现仰韶文化中期至宋代遗存。2018年10月至12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前身)联合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对辕村西进行发掘,发现了仰韶中期房址、陶窑和灰坑等。


图片1.jpg

H215出土陶器组合

 

 图片2.jpg

 H402出土陶器组合

 

图片3.jpg 

陶钵(H417:1)

 

图片4.jpg 

陶钵(H215:4)

  

 图片5.jpg

陶盆(H117:1)

 

考古工作者此次发掘的地点虽位于遗址的边缘,但发现的遗迹和遗物与2006年发掘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存年代相近。其中,圆形、袋状、平底灰坑数量最多,出土遗物丰富。

编号为H215的灰坑共有上、下2层堆积,分别是使用时期和废弃以后的堆积。从该坑底部出土一组8件完整的陶器组合,表明这类形制的坑为储藏东西的窖穴。这些发现,丰富了考古人员对辕村遗址的认识,为揭示遗址分布范围、堆积情况与聚落内部功能分区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夏县辕村遗址所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著名的西阴村遗址位于其东,东下冯遗址居其北,遗址向南即是盐池。近年发掘的夏县师村遗址,从大的地理地貌上看,不排除与辕村遗址为同一遗址。该项目负责人赵辉认为,若如此,则辕村遗址的文化内涵则更加丰富,为晋南地区典型的仰韶文化聚落。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分享 X
一键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豆瓣网
邮件分享
有道云笔记
人人网
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