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山西新闻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成功入选
作者:梁耀华 编辑:刘强 来源:智慧生活报网 发布时间:2024-03-26 10:26:39

本报讯(记者 梁耀华)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以下简称“霍州窑”)成功入选。

霍州窑,因《格古要论》记载而闻名。窑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白龙镇陈村,地处汾河西岸台地。


1.jpg 

▲D7地块发掘区 倾斜航拍全景 (东向西)


20世纪70 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调查发现中发现霍州窑。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至202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及霍州市文物部门联合对霍州窑开展了首次系统考古工作。


2.jpg 

▲金代细白瓷印花浅盘(莲纹)


霍州窑北宋后期开始烧造,金代达到成熟,并形成以细白瓷产品为主流产品、“擦涩圈”叠烧为主要装烧技术和细凸线纹印花为装饰特征的产品面貌。

元代,霍州窑为全国唯一生产细白瓷的窑场,其产品和审美引领了社会风尚。当时,该窑生产的素面细白瓷产品,质量堪称全国最高,并且造型极为规整、修坯精细。

由于考古工作者在元大都、元中都、哈剌和林古城及集宁路等地均出土了霍州窑生产的瓷器,表明霍州窑产品当时已销往宫廷这样的高端市场。


3.jpg 

▲明代 云鹤纹盘


明代,霍州窑以生产化妆白瓷日用器物为主,流行白地褐花和黑花装饰,纹饰多样。手法多为细线描绘,艺术风格工笔与写意兼具,写实与意趣共存,呈现粗料细作的巧思。

    “五粒泥浆粘钉间隔”是霍州窑独有的核心“尖端”支烧技术,是中国古代陶瓷器物内底接触式支烧方法中,所留支烧痕迹最小的支烧方法,系北方地区北宋汝窑官式器物“芝麻钉支烧技术”传统的延续与创新。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项目负责人刘岩说:“小米粒般的支烧钉痕是器体重量、产品美观、产量保障、燃料经济和支钉物理特性等五者之间巧妙平衡的产物,是窑工的智慧结晶,是霍州窑的重大贡献。”

霍州窑的考古新发现填补了北方地区细白瓷发展史的缺环。在金元明等各时期,霍州窑特点鲜明的制瓷成就,不仅对中国陶瓷发展史具有重要贡献,而且更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伟大进程的鲜活物质载体和生动诠释。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分享 X
一键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豆瓣网
邮件分享
有道云笔记
人人网
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