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山西新闻
山西太原明代晋端王夫妇墓发掘资料公布
为探讨晋藩乃至明代藩王陵墓的发展演变提供关键资料
作者:梁耀华 编辑:刘强 来源:智慧生活报网 发布时间:2024-02-22 20:39:45

本报讯(记者 梁耀华)2月22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太原明代晋端王夫妇墓发掘资料,为探讨晋藩乃至明代藩王陵墓的发展演变提供关键资料。

2019年5月以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一期)建设项目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三座平面呈“甲”字形的大型墓葬。

根据出土墓志,考古工作者可确定三座墓葬的墓主分别为明代晋端王与王妃殷氏(M2)、晋端王继妃王氏(M1)和晋端王夫人院氏(M3)。

在墓葬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还对周边遗存进行了调查和勘探,发现了陵墙及相关建筑遗迹,较为全面地揭示了陵园的规模与布局。

陵园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黄陵街道东峰村以北,东邻五龙沟村,西接岗头村,北距第一代晋王朱棡墓约1.8公里。

陵园的陵墙在地面之上仍有局部保留,东墙保存相对较好,北墙、西墙和南墙在地面基本无存。经过钻探和解剖,基本探明了陵墙范围,确认了陵园布局及构筑方式。陵园坐北朝南,方向180°。平面近“目”字形,南北长548.3、东西宽275.4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三座墓葬位于陵园中部,东西向排列,自西向东分别为M1、M2、M3(图二)。墓葬均开口于第②层下,打破生土。三座墓葬均被盗扰,但规模较大,出土陶器、瓷器、玉器、金银饰件及墓志、圹志等,还保存了数量较多的纺织品、漆木器、漆木俑等。现将墓葬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墓葬平面分布图(上为北)

M1墓门西侧八字墙墙心图案

金冥钱(M1:12)

晋端王继妃王氏墓志铭拓片(约1/5)

明封晋王继妃王氏墓志铭」

晋端王继妃王氏圹志拓片(约1/5)

M2墓门东侧八字墙

M2墓门东侧八字墙墙心图案

金戒指(M2∶12)

金冥钱(M2∶8)

玉带(M2∶19)

玉带(M2棺内∶16)

玉饰件(M2∶30)

骨饰(M2∶16、18、17、15)

珍珠(M2∶22)

晋端王圹志正面拓片(约1/8)

晋端王圹志文拓片(约1/5)

晋端王妃殷氏圹志正面拓片(1/8)

晋端王妃殷氏圹志文拓片(1/5)

M3墓门

M3墓门东侧八字墙墙心图案

晋端王夫人院氏墓志盖拓片(1/8)

晋端王夫人院氏墓志拓片(1/5)

明代实行分封制,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将第三子朱棡封为晋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太原。晋府与明朝相始终,共实封11位藩王。以往对晋王墓葬考古工作较少,仅对第十代晋裕王朱求桂墓做过简单清理。本次发掘的晋端王陵园内的三座墓葬,为研究晋藩墓葬制度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分享 X
一键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豆瓣网
邮件分享
有道云笔记
人人网
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