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中,高擎党旗、国旗、军旗通过天安门广场的3名旗手分别是:王子赫、石斌、徐泽东。他们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都曾担负300起以上仪仗司礼任务,同为“90后”,平均身高189厘米。
党旗手王子赫
综合演练中,高擎党旗的王子赫,面前是平坦宽阔、空无一人的长安街,身后是列队如山的受阅部队,他必须做到“走百米不差分秒,走百步不差分毫”。
天安门东西华表间从敬礼线到礼毕线的距离是96米。“作为一名党员,能高擎党旗走过天安门是无上荣光,更是千钧重责。”王子赫说,8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今天,这面旗帜还将引领亿万中华儿女取得新的胜利。
王子赫的太姥爷、祖父都曾参加过抗日战争。从小他就立志参军报国,2015年9月入伍,他成为一名仪仗兵,曾担负2019年国庆阅兵军旗擎旗手,多次赴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等国执行仪仗司礼任务。
他的微信朋友圈背景是8个大字:“献身仪仗,为国争光”。
国旗手石斌
擎旗手手中的旗杆长3.35米,旗杆加旗面重约4千克。“遇到下雨或是极端天气,旗的实际重量会重很多,这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训练储备。”石斌说。
“持旗、扛旗、端旗,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我更加体会到‘护卫国旗,重于生命’。”石斌说,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维护国旗尊严,就是维护国家尊严。
2022年8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前,一场暴雨混杂着冰雹突如其来,肩扛国旗的石斌忍着冰雹砸在身上的疼痛,依旧保持挺拔姿态。
当解放军军乐团在天安门城楼上吹响升旗号角,国旗护卫队官兵踏上了金水桥。石斌记得,浸湿的国旗比平时更重,但他们的脚步依旧铿锵有力。
石斌说:“无论雨雪风霜、烈日骄阳,我们都会坚持一流标准,用实际行动捍卫国旗尊严。”
军旗手徐泽东
每当扛起军旗,徐泽东都会想起入伍之初他面向军旗许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誓词。
徐泽东家中三代从军,他的祖父、父亲都曾服役于空军,保障战鹰高飞远航。小时候,徐泽东常听父亲讲部队的故事,但他说:“直到穿上军装、扛起军旗,我才真正懂得军人的责任。”
当被问到为什么极力追求每一次训练都不容有失,徐泽东以一个故事作为答案:红军长征时,高举红旗走在队伍最前头的人叫“打旗兵”。有一个“打旗兵”在过草地时陷入沼泽,生死关头,他仍奋力将红旗扶正。
“军旗,指引胜利的方向。”徐泽东说,“作为军人,我们要让军旗在手中高高飘扬。”
—— 相关新闻 ——
九三阅兵各项准备工作现已基本完成,目前阅兵训练情况如何?
方队编组样式体现军事力量最新布局
在京郊的阅兵集训点,阅兵指挥机构正在按照计划组织各受阅方队进行阶段性的训练验收。目前,受阅部队的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到冲刺阶段。
此次阅兵的徒步方队中,不仅有仪仗方队和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几大军种组成的受阅方队,新质新域力量也出现在参阅部队序列中。
参阅装备上,一批智能技术集成高、科技创新成果多的新型武器装备也将集中亮相。
来自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的杨文全介绍,此次阅兵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展示数百台地面装备和上百架飞机,受阅力量涵盖了各战略方向、各军兵种和各类型部队,是新时代我军联合体制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今年的阅兵不仅参阅要素多,整体设计上的创新点也颇多,既注重体现人民军队建设发展中厚重的历史血脉传承,又着力彰显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此进一步提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以科学训练方法提升阅兵训练质效
在集部队驻训、院校教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场,徒步和地面装备方队正在这里进行训练。
来自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的王军鹏介绍,阅兵集训点划分徒步、装备两大训练区,在此基础上还划分了方队训练和整体合练,通过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可以确保在有限时间内实现训练效益最大化。
进入8月,北京地区出现持续闷热高温天气。在徒步方队训练区,来自火箭军某部的教练员魏增阳,正组织官兵在休息区学习“运动生理学”常识。魏增阳称,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动作标准。“有的队员军姿很好,但在齐步转换正步的时候不协调,这就需要找到适合的方法来解决 ”。
运用智能训练辅助系统进行动作纠偏
为了实现最佳参阅效果,官兵们坚持精抠细训、科学组训。在徒步方队,教练员除了使用传统的训练方法外,还运用智能训练辅助系统进行动作纠偏。
阅兵训练教练员张华称,利用智能训练辅助系统,可以实时捕捉单兵、单排面训练的姿态,通过对采集的视频进行截取编辑、逐帧回放、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教练员精准定位问题,并逐人会诊,一人一案“定制式”调整训练计划,提升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
讲求科学、注重实效、不打“疲劳战”是今年阅兵训练中强调的重点。
陆军某部一级军士长丁辉今年第6次参加阅兵,作为装备方队总教练员兼驾驶员,他说通过科学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可以让参阅部队的整体训练质量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丁辉说:“此次阅兵还注重利用北斗定位系统、智能评估系统和模拟仿真手段,辅助开展基础训练、编队训练和考核评估等,既节省了训练时间,也提高了训练质效。 ”
这次阅兵,参阅要素多、创新设计多、标准要求高,无论是即将走上天安门广场的参阅官兵,还是在幕后默默工作的保障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只为能将一场凝聚民族魂、提振强军志的“胜利日”大阅兵精彩呈现在世人面前。
END
编辑 | 星仪
来源 | 央视新闻、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