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有用科普
电影院座椅布满白色虫卵,“还在蠕动”!公共场所的椅子还能坐吗?
编辑:刘强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31 21:58:07

7月31日,“电影院座椅 虫卵”的话题登上热搜,起因是广州一女子发现电影院的按摩座椅靠背上布满虫卵,部分还在蠕动。很多网友表示遭遇过看完电影身上起红点或者瘙痒的情况,公共场所卫生问题再度引发社会关注。



女子发现影院座椅上布满虫卵

7月29日,据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广东一女子在影院熄灯前入场,发现前方座椅靠背上布满白色点状物,仔细观察似是虫卵,部分还在蠕动。

视频画面显示,多个座椅的皮质靠背上布满疑似虫卵的白色小点。

7月30日,记者联系到视频中的电影院店长许先生。许先生表示,7月18日,影院发现顾客上传的视频后联系到了这位顾客,向其道歉,退还了电影票,并赠送了20张电影券,并承诺退还费用给其他能联系上的观看同场电影的顾客。


影院表示已更换新的按摩垫

“确实我们在工作当中有一定的疏忽,我们也做了检讨。”许先生说,影院内一影厅座椅的按摩垫确实出现了白色虫卵,当天,影院已经请有资质的消杀公司对9个影厅进行了消毒。从7月18日事发起,影院每天进行消毒工作,并安排工作人员巡视各厅,检查是否有虫卵问题。


许先生表示,工作人员拆除了发现虫卵的影厅内所有的按摩垫,联系厂家换一批新的按摩垫,同时加大了对厅内卫生的清洁力度,“(影厅)现在正常使用,(按摩垫)已全部更换,(影厅)也做了清洁,每周都会消杀”。

座椅按摩垫上为何会出现虫卵?许先生告诉记者,该影院已经营了近20年,楼龄较老。据推测,前段时间降雨量大,发现虫卵的影厅此前存在漏水问题,空气潮湿。


此前有情侣看完电影后背瘙痒

上述视频引发众多网友共鸣,纷纷留言分享类似经历,“之前在影院坐过的椅子上发现过食物残渣和不明污渍”“夏天穿短裤坐完,腿上起过小红点”。



对于网友关心的“虫卵究竟是什么”“是否影响健康”等问题,武汉市东湖医院皮肤科主任宋毓平表示,仅凭视频较难准确判断虫卵种类,“影院环境阴暗潮湿,易滋生螨虫,但螨虫肉眼难以发现,视频中的虫卵估计是小蛾子等产卵产在上面的”。

2023年夏天,杭州一对情侣去一家影院看电影,电影快要结束时,他们都觉得后腰和后背有点痒,回到家后瘙痒越来越剧烈,第二天两人发现后背和大腿等部位发出了一大片红疹,医生认为两人患上了同一种病——丘疹性荨麻疹

医生表示,类似这种能“躺着看”的影厅、洗脚店里,中招者更多。一来是这类场所一般面积较小不通风,二来光线昏暗,容易导致卫生不到位,加上躺下的座椅上皮肤暴露较多,容易留下皮屑,更容易滋生虫子。“大部分人被虫咬了不一定会有过敏反应,但是如果刚好碰到过敏性体质人群,就会诱发丘疹性荨麻疹”。

关于健康风险,宋毓平表示:“被螨虫叮咬可能导致皮肤起疙瘩,但视频中这种不明虫卵的具体影响尚不确定。”她建议观众观影前可以用酒精湿巾擦拭座椅,有条件的可自备一次性座椅套。


使用公共座椅如何不“中招”?

注意个人卫生

在公共场所,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等敏感部位。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洗手消毒。

尽量穿长裤长裙

尽量穿着长裤或长裙坐在公共椅子上,减少皮肤直接暴露的机会。

观察椅子状况

如果坐的位置看起来脏乱不堪或有明显污渍,最好避免使用,或用纸巾等物品进行简单擦拭消毒。


雨热同期警惕夏季高发皮肤病

最近各地雨水频繁,高温潮湿天气给诸多皮肤病的发作提供了条件,医生提醒,警惕这3种夏季高发皮肤病“趁虚而入”。

虫咬性皮炎

夏季是蚊虫繁衍的旺季,雨天更促进了它们滋生。虫咬性皮炎又称丘疹荨麻疹、单纯痒疹,是夏季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该病是由虫咬后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结节,严重时可累及全身,出现发热、畏寒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如何防治?

❶做好家庭环境卫生,及时消灭蚊虫;

❷外出时做好防蚊虫装备,如防蚊液、防蚊贴等;

❸蚊虫叮咬后主要以对症和抗过敏治疗为主,切勿抓挠以防发生感染,症状严重者要及时就医。

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是指由真菌引起的人类皮肤、黏膜及毛发和甲等皮肤附属器的浅部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鳞屑、伴有明显的瘙痒感,并且具有传染性。夏季雨天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较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有体癣、花斑糠疹、 手足癣、马拉色菌性毛囊炎等。

如何防治?

❶多饮水、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果蔬,忌口辛辣油腻的食物;

❷适当锻炼,勤洗澡,出汗之后及时更换衣物;

❸可使用二硫化硒洗剂混在沐浴露一起外洗胸背皮肤,必要时可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外用、口服抗真菌药物。

丹毒

丹毒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累及真皮或浅层淋巴管的疾病,长时间在雨水中浸泡后,皮肤的屏障功能会遭到破坏,真菌和细菌便有机可乘,易引发丹毒。常见部位有下肢、颜面等,皮肤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的红斑、肿胀,皮损表面可出现水疱,有灼烧感、发病快,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症状。如延误治疗,则会引发坏疽、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以及化脓性淋巴管炎等并发症。

如何防治?

❶避免外伤,若皮肤粘膜有破损要及时治疗,尽量避免皮肤接触污水污物;

❷出现丹毒需要及时就诊,医生将根据严重程度予口服或静滴抗生素治疗;

❸有脚气的患者要及时治疗,避免雨天趟水、赤脚走路等;

❹丹毒易反复发作,出现过丹毒的市民不能掉以轻心。

医生提醒,雨天外出时要尽量避免皮肤在污水中浸泡,涉水后要及时清洁皮肤、更换鞋袜,保持皮肤干爽。如出现皮肤病不适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END

编辑 | 星仪

来源 | 广州日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分享 X
一键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豆瓣网
邮件分享
有道云笔记
人人网
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