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有用科普
海啸到达我国时间确定!遭遇夺命海啸如何逃生?
编辑:刘强 来源:智慧生活报 发布时间:2025-07-30 20:27:55

北京时间2025年7月30日7时24分,俄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发生8.8级地震。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最新监测分析结果,此次地震已经引发海啸,其中,美国中途岛站监测到1米的海啸波,21416浮标监测到0.9米的海啸波,日本大船渡站监测到0.4米的海啸波。

根据最新监测情况,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7月30日下午继续针对台湾东部沿岸发布海啸黄色预警,同时解除浙江、上海沿岸的海啸黄色警报。



海啸抵达日本民众挤满屋顶

北京时间7月30日7时24分,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52.53°N,160.16°E)发生8.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震源参数修订)。受强震影响,俄罗斯、日本、美国夏威夷、加拿大、印尼、菲律宾等多地发布海啸预警。


当天,日本气象厅升级海啸预警,受堪察加半岛附近发生强烈地震的影响,预计部分地区将出现最高3米的海浪,请“高度警惕”。上午10时17分左右,日本气象厅发布消息称,已确认第一波海啸抵达北海道根室市,观测当地最大海啸高度为0.3米左右。截至当地时间30日15时,北海道根室市观测到浪高0.8米的海啸,宫城县石卷港观测到浪高0.7米的海啸。

海啸抵达日本现场的航拍画面显示,巨浪涌进河道,日本多地屋顶挤满避难人群,海啸警报持续扩散。首波海浪未如预期中严重,但官方警告后续或出现更大海啸。


海啸到达我国沿海时间确定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最新监测分析结果,此次地震已经引发海啸,预计对我国上海、舟山南、台北东、屏东西、屏东东、台东南、台东北、花莲和宜兰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据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截至7月30日11时实况监测结果显示,震源附近的海啸浮标已经监测到90厘米的海啸波,日本,俄罗斯沿岸分别观测到30到50厘米的海啸波。预计海啸于13:30到达台湾沿岸,于17-20时先后到达浙江、上海沿海海域。对台湾东部、浙江北部、上海预测最大波幅分别为60厘米、40厘米和30厘米。



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规定,自然资源部决定于7月30日10时针对浙江省和上海市启动海洋灾害二级应急响应,要求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随时滚动更新发布海啸警报,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组织开展加密观测,各有关单位依职责做好监测预警、会商研判、灾害调查评估等工作。


夺命海啸是怎样形成的?

海啸主要是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所产生的破坏性海浪过程。海底火山喷发、海底或海岸滑坡、崩塌、滑塌、陨星或彗星的撞击以及海底地震都会引发海啸。

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

据监测,80%以上的海啸都是由地震引起的,全球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特别是以沿断层面上、下错动为其特征的倾滑型(正断层、逆断层)地震。



地震(以及海啸)形成图解





海啸来临前有什么前兆?

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海水会突然下沉,并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从而出现快速的退潮。

海滩上出现大量深海鱼类,动物有异常行为。

海面出现异常的海浪,海浪的排浪浪头很高,像一堵墙。


发生海啸如何正确逃生?

  • 远离岸边

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等情况时,要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岸边。

听到海啸警报后立刻远离低洼地区,即便没有感觉到震动,没有看到巨浪,也要立即离开海岸,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 掌握信息

注意及时接收当地地震预警或火山喷发警报,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前不要靠近海岸。

  • 船勿近岸

如果海啸发生时身在船上,收到海啸警报后不可以回港或靠岸,而应全速驶向深海区,因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安全。如果船在港口,应该迅速离开船,并跑向高处。

  • 正确避难

选择高大、坚固的建筑物和地势较高的山坡作为避难所。

海啸时不幸落水要抓住木板等漂浮物,避免被硬物撞到,同时在水中要减少动作,保持漂浮,节省体力。

尽可能与其他落水者一起漂浮,设法发出求救信号,这样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END

编辑 | 星仪

来源 | 本报综合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分享 X
一键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豆瓣网
邮件分享
有道云笔记
人人网
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