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鬓斑白、不穿制服、不拿薪酬,却天天与纠纷打交道;他们不是法官,却懂法理更懂人心,无悔地为陌生人的“糟心事”奔波往返……平均年龄65岁、由2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临汾市侯马市家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自2019年成立以来,用“初心”成功熨平千余件基层矛盾的褶皱。
在调委会办公室,墙上挂满的锦旗无声地诉说着握手言欢的喜悦;文件柜中有序排列的卷宗资料默默地书写着一个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
房屋租赁起风波“各退一步”化干戈
虽然退休了,但拿着国家发的退休金,就应该为党为人民多做点事。
——调委会主任耿红英(76岁)
王先生有一套门面房,上下两层,共用一个门。王先生以3万元的租金将这套门面房租给某美术培训班后,该美术培训班又将门面房的一层以1.5万元的价格转租给程先生。
一年房租到期后,程先生向王先生续费1.5万元,没承想,此时,美术培训班停业,二层空出。王先生想让程先生租下整套门面房,但程先生没有理会此事。
半年后,王先生找到程先生表示,1.5万元房租已用完,不交费就得搬走,理由是两层不分开单租,矛盾就此产生。
接手该案件后,耿红英说,他们首先运用“8字亲民调解法”中的“换位”及“互让”法则,当事人各退一步,调解空间增大10倍。“8字亲民调解法”是耿红英和调委会副主任根据多年调解经验总结而得。除此之外,他们还总结出“4步调解法”和“5先5后调解口诀”等。
耿红英说,经调查,他们了解到王先生的诉求是,一、二层一起租,每年租金3万元,程先生已交1.5万元,还欠1.5元,如不交费就搬走。而程先生的诉求是,只租一层,如不同意则退租金7500元。
根据调查结果,耿红英对双方当事人分别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情绪,放下敌对心理,引导双方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耿红英对他们进行“面对面调解”,双方相互让步,王先生同意退5000元房租,程先生搬走,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对于这个小纠纷,耿红英说,调解方法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抚恤金引发家庭战火“4步调解”唤醒亲情
当事人握手言和,我比他们还开心。只要我身体条件允许,就一直会把有效时间用在有价值的事上。
——调解员谢正田(75岁)
两个月前,老伴儿的去世让80岁的吴老太悲痛不已,怎料,小女儿的一番操作更是让吴老太深感心寒。吴老太共有四个女儿,最小的女儿招了上门女婿。
吴老太老伴儿去世后,小女儿提出,抚恤金归她所有,吴老太及其他女儿不同意,但领取抚恤金的资料由小女儿保管,导致领取抚恤金一事无法进行。
谢正田接手该案件后,运用“4步调解法”,首先进行“背对背”调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对小女儿进行了“心对心”疏导,告诉她,从法律上讲,抚恤金不是遗产,其主张抚恤金归她所有缺乏法律依据。从情理上讲,谢正田让小女儿意识到,抚恤金可保障吴老太的晚年生活。
经谢正田调解,小女儿同意把领取抚恤金的资料交给吴老太,但又提出,几位姐姐不仅要和她平摊父亲的丧葬费,还要提前“支付”吴老太去世后的丧葬费。此要求一出,家庭战火再次重燃。
经过梳理,谢正田意识到,此纠纷并非单纯为钱,而是长期家庭角色分工、情感投入与认可度的集中爆发。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亲情破裂。于是,他再次对小女儿进行情感疏导,让其认识到过分不合理要求只会增加矛盾。
当小女儿意识到自己的要求太过分时,谢正田趁热打铁,将几方约在一起进行“面对面调解”,最终吴老太的三位女儿同意平摊父亲的丧葬费,小女儿同意拿出资料申领抚恤金。达成协议后,谢正田陪同吴老太及四位女儿一同办理了抚恤金申领的相关手续。
七旬夫妻闹离婚多年积怨终释放
让调解后的家庭重新走上正轨,比返聘回去挣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调解员董会勤(61岁)
70岁的上门女婿梁先生与69岁的强势妻子积怨已久。
几年前,因经济纠纷,妻子与喝醉酒的儿子发生冲突,儿子轻生离世。这成为压垮梁先生的最后一根稻草,梁先生开始用极端方式(微信辱骂、公开场合侮辱)报复妻子。妻子不堪其扰,提出离婚,梁先生却不同意。
董会勤在该案件的调解上,采用的也是“4步调解法”,首先进行“背对背调查”。约见女方时,女方诉说了对梁先生的种种不满,儿子的离世却只字未提。在董会勤的引导下,一开始抗拒调解的梁先生宣泄出积压心底几十年的委屈和丧子之痛后,号啕大哭。
安抚好梁先生的情绪后,董会勤对梁先生进行了“心对心疏导”,站在他的角度,对其遭遇表示深切理解。同时,明确告诉他,他的行为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坐牢。梁先生当即表示停止不当行为。对女方进行“心对心疏导”时,董会勤一针见血地指出她的问题:太过强势、对丈夫不尊重等,打破她自我辩护的外壳。女方无力辩护,慢慢低下头。
在接下来的“面对面调解”中,董会勤引导双方看向未来:“老伴儿老伴儿,老了有个伴儿,既可以互相照料,也可以避免晚年生活孤苦伶仃。”看到双方都有和解意图,董会勤赶紧进行“热对热签约”,双方签下“调解协议书”。但调解并未结束。
董会勤通过微信跟踪回访,持续对双方进行教育,给予梁先生积极的心理引导。目前,两人关系总体上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记者 丁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