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龄
秋季养生第一课
早睡早起帮身体“顺应秋收”
编辑:刘强 来源:智慧生活报网 发布时间:2025-08-25 00:00:23

66ae39e04b1a3939febe215a401f9c91_cb06b825c_4.jpg

制图张丽霞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这就提示我们要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所以,秋季养生第一课要学会早睡早起,符合中医“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
  顺应秋季“收”的气机
  中医认为,四季对应五脏与气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属“收”,自然界万物由繁茂生长转向收敛成熟,人体也应顺应这种“收”的趋势,避免过度消耗。
  早睡:秋季夜渐长,早睡可帮助身体收敛阳气、储存阴气,为冬季的“藏”打下基础。若熬夜,会耗伤阴津,导致口干、咽干、失眠等不适。
  早起:秋季清晨阳气渐升,早起可顺应阳气舒展,避免久卧阻碍气机流通,同时也能借助早晨的清新之气,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感。
  应对秋季“燥邪”与“阴亏”
  秋季主气为“燥”,易伤肺,导致人体出现口干、鼻燥、干咳、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同时,经过夏季的消耗,人体津液相对不足,需要通过调整作息来养护。
  早睡:能减少阳气耗散,帮助阴液生成,缓解燥邪伤津。
  早起:配合适度活动(如晨练、深呼吸),可促进肺气宣发,避免燥邪郁闭于内,还能增强脾胃功能,为身体补充津液。
  调和脏腑,预防常见问题
  养肺:肺与秋季相应,肺主气司呼吸,早睡早起可使肺气得以濡养,避免因作息紊乱导致肺气不足或燥邪犯肺,减少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秋季气候干燥,最易伤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若肺津受损,不仅会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不适,还可能降低免疫力,让秋冬季节的健康“失守”。
  养肺首先要做到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毫升,以温水为佳,也可喝淡茶(如麦冬茶、胖大海茶),避免喝过多冷饮或烈酒,以免加重肺燥;其次,出门时可以戴个口罩,减少干燥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注意添衣,避免“秋冻”过度导致风寒犯肺。
  此外,常笑可以“宣肺”。中医认为“喜则气缓”,大笑能使肺部扩张,促进肺气宣发,帮助排出肺中浊气,每天有意识地笑一笑,也是养肺的“小妙招”。
  疏肝:秋季若作息不规律,易生“郁气”,导致肝气郁结(如情绪低落、胸闷)。早起多接触阳光,有助于肝气疏泄,配合早睡养神,可预防情绪失调。
  护脾胃:秋季脾胃功能易受燥邪影响而减弱,早睡早起能让身体形成规律的代谢节奏,避免熬夜或贪睡导致的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秋季早睡早起的具体建议
  睡眠时间: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5点—6点起床 (卯时,阳气升发,适合活动)。
  睡前调护:避免熬夜、过量饮水,可喝少量温蜂蜜水润燥,或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促进睡眠。
  晨起养护:起床后可喝一杯温水润喉,适当做八段锦、太极拳等轻缓运动,配合深呼吸,吸入清新空气,排出浊气。
  总之,在秋季早睡早起是顺应自然、调和阴阳、预防秋燥的重要养生措施,长期坚持能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减少疾病困扰。
综合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分享 X
一键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豆瓣网
邮件分享
有道云笔记
人人网
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