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张丽霞
“无缘无故变瘦了,体重明显下降”“走路越来越慢,爬楼梯变得吃力”“力气变小了,拧瓶盖、提东西都费劲”“容易跌倒,甚至发生过骨折”……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人老了,瘦点、力气小点很正常”。然而,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肌少症。
■肌少症:被忽视的老年健康“隐形杀手”
肌少症是指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下降,多见于老年人,又称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减少症、少肌症。
肌少症作为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因其发病率高、起病隐匿、对机体影响广泛等特点,对家庭医疗负担与社会公共卫生支出造成巨大影响。它不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广为人知,却像一位“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侵蚀着老年人的健康根基。
肌少症看似平常,实则危害巨大。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5.7%—23.9%,80岁及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可高达67.1%。预计至2050 年,全球患病人数将高达5亿。
此外,患肌少症还可能存在严重后果,比如肌肉减少10%,免疫功能降低;减少20%,跌倒风险增加;减少40%,死亡风险显著升高。此外,还可能显著增加跌倒骨折风险,导致吞咽困难、肺炎风险升高,加重多种慢性疾病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最令人担忧的是,肌少症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误认为正常衰老现象而忽视。很多老年人追求“老来瘦”,殊不知不健康的消瘦可能正是肌少症的表现!
■自我筛查:这些信号提醒您该查“肌”了
如果老年人出现以下情况,请提高警惕:
1.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5%(如70公斤老人瘦了3.5公斤以上)。
2.爬楼梯吃力,需要扶手支撑。
3.步行速度变慢,步速≤1.0米/秒(6米步行测试>6秒)。
4.握力下降:男性<28公斤,女性<18公斤。
5.反复跌倒,一年内跌倒2次以上。
■可用简单方法自测:
指环测试:用双手拇指和食指环绕小腿最粗处。若指环正好圈住小腿或留有空隙,提示肌少症风险较高。
5次坐起测试:双手抱肩,5次站起—坐下时间>12秒为异常。
小腿围测量:用皮尺测量小腿最粗壮处,男性<34厘米,女性<33厘米需警惕。
出现以上任何一项异常信号,都强烈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更专业的评估!
■关注肌少症,为健康晚年筑牢“肌”础
肌肉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不仅是力量和活动的源泉,更是维持代谢、保护骨骼、支撑免疫、保障生活独立性的关键基石。失去肌肉,就意味着失去健康、活力和尊严。
认识到肌少症的存在和危害,是守护老年健康的第一步。老年人要重视肌肉健康,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
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肿瘤科贾美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