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
外墙保温材料是外墙保温系统中的分层结构之一,保温材料在里面,外面则是水泥砂浆和装饰涂层。正常情况下,水泥砂浆严密包裹着保温材料,一般不会引发火灾。但是当保护层开裂、裸露,或是敷设在保温层内部的电气线路出现故障等情况时,可燃的保温材料就极易引发火灾。
二、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
分为四个等级,A不燃、B1难燃、B2难燃、B3易燃。
三、保温材料使用规范
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确规定: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不宜采用B2级保温材料,严禁采用B3级保温材料;设置保温系统的基层墙体或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重点要求:
a.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燃油、燃气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场所,以及各类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等场所或部位,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
b.对于其他场所,应采用低烟、低毒且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的保温材料。
c.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
四、如何预防外墙保温材料起火
◎建设和管理单位
a.在高层建筑墙体设置防火警示标识,加强对外墙保温层巡查和维护,发现破损及时修复。
b.及时清理建筑外墙周围和屋面可燃杂物,不在外墙周围进行电气焊、焚烧垃圾等动火作业,防止小火酿大灾。
c.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区域与高层建筑外墙保持安全距离,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时清理建筑内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
d.做好共用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持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畅通,微型消防站定期开展消防培训演练,及时处置扑救初起火灾。
◎个人
a.不在建筑外墙周围和屋面堆放可燃杂物、动用明火、乱扔烟头,不在建筑内和周边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消除身边火灾隐患。
b.电动自行车不进楼入户、飞线充电,停放、充电远离建筑外墙,不挪用、损坏共用消防设施、器材,用行动维护公共消防安全。
c.停车不占用消防车通道,不在公共区域、楼梯间堆放杂物,共同守护“生命通道”。 记者 张旭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