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武瑞雄 文:叶紫
2024年刚立冬,这座小城就被北风裹进了寒意里。好在居民们回到家里,热气腾腾的暖气从每一处毛孔蔓延到心坎里,浑身上下暖洋洋的。“这供热公司还是很给力的。”
可是大家并不知道,这丝温暖的背后,历经了一场关乎1.3亿元的“拉锯战”。
时间回到2022年,晋中中院的一纸判决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了耀鹏公司(化名)董事长的肩头。
判决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耀鹏公司需偿还捷运公司(化名)货款及逾期付款损失1.3亿余元。4个月后,省高院终审落槌,此案尘埃落定。
2023年6月,捷运公司拿着生效判决书向晋中中院申请强制执行,时任执行局副局长的卢琳山了解到,耀鹏公司是这座小城唯一的供热国企,多年来超负荷运营早已掏空了家底,全靠上级集团“输血”艰难维持。1.3亿!对耀鹏公司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但是,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必须保障。卢法官和执行团队果断亮剑:冻结银行账户!查封土地厂房!很快,1343.51万元扣划到了捷运公司账上。
2023年的冬天来临了,作为县城唯一的供热企业,保障老百姓温暖过冬是头等大事!然而,公司账户被查封,保暖资金、电费、热费、固废处置费、设备检修费,还有燃料、环保物资……这一笔笔钱从哪里出?老百姓这个冬天的供暖如何保障?
耀鹏公司急得“火烧眉毛”。
申请执行人捷运公司是武汉的一家省属国企,不了解北方冬季供暖情况,由于清收欠款不力也面临着审计、监察等监督压力。因此,他们一再要求加大执行力度,尽快处置查封财产,甚至派员长期住进了耀鹏公司催收。
一边是整个县城老百姓的冷暖,一边是司法权威、判决尊严和企业权益保障。天平两端、重若千钧。
那段时间,执行局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经过审慎研判,执行法官决定从讲政治、顾大局、护民生、保公正的立场出发,全面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三管齐下”——一方面,执行法官耐心倾听捷运公司诉求,向该公司代表分析供热保障形势,主动释法明理,赢得公司代表的理解;另一方面,解除了对耀鹏公司保暖必需账户的冻结,并向当地政府发出司法建议,请政府加强对专项资金账户的监管,使账户资金完全用于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老百姓的暖气片上”;同时,晋中中院向耀鹏公司上级企业发出司法建议,敦促其从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角度出发,积极帮助耀鹏公司化解债务危机。
2023年12月初,卢琳山法官和执行团队南下武汉,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一份《12·8会议纪要》诞生了:明确耀鹏公司于年底前先偿付2000万。然而,承诺并未按时兑付。
供热季结束后,执行法官再挥“利剑”:重新冻结耀鹏公司账户,账上31.64万元被扣划。同时,签发了律师调查令,像“猎人”般搜寻着财产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调查线索指向了耀鹏公司的第三方债务人。执行法官果断出击,向两个第三方债务人发出《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执行法官一番紧锣密鼓的行动取得了重大进展。2024年4月,成功从第三方债务人处扣划5850.62万元。几个月后,再次从耀鹏公司账户扣划135.84万元。这是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役!
欢呼雀跃之余,执行法官们并没有停下脚步。2024年6月,卢法官和团队再次南下武汉。这次是为了化解耀鹏公司与另一位申请执行人某电气公司的执行案件。“这个案子了了,才能让耀鹏公司集中精力处理捷运公司的案子。”在执行法官的主持协调下,三方当事人进行了多轮磋商,虽然过程很艰辛,但还是取得了成效:电气公司放弃了其他诉求,捷运公司同意从第三方债务人履行的款项中,先行拨付电气公司500万元,一次性了结了耀鹏公司“后顾之忧”。
转眼又是一年供热季,2024年10月,耀鹏公司通过第三方债务人主动履行了589.26万元,经协商,捷运公司再次同意解除对耀鹏公司运营账户的冻结,确保供暖。
隆冬的夜里,当汩汩暖流通过管道涌入千家万户,那星星点点的灯火,点亮了民生的温暖底色。2025年元旦,极寒天气席卷北方,供暖保障面临严峻考验。然而,这一关键时刻,耀鹏公司的供热资金再次出现重大缺口!
卢法官办公桌上的电话频繁响起,他反复连线双方公司负责人,从善意文明执行、关爱民生福祉和保护胜诉权益多维度耐心劝解、疏导。执行法官磨破了嘴皮,也磨热了公司负责人的心。捷运公司再次作出让步,在耀鹏公司配合第三方债务人履行2332万元的情况下,同意把法院冻结第三方债务人的7900万元资金,优先用于保供热护民生!至此,耀鹏公司连续两年顺利完成供热使命,共向捷运公司履行到位1.028亿元。
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如何在执行案件中做实公平正义,考验着每一名执行法官的政治智慧、法治智慧和执行智慧。
晋中中院时任执行局副局长卢琳山讲道:“这个案子有难度,两家国企也有难处,如何统筹考虑民生供暖权益和企业胜诉权益,如何让依法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如何以头拱地的态度把人民的事办好、想方设法保市场主体,如何实现企业摆脱债务困境、债权人兑现债权的双赢,如何稳妥预防因案生案、因案生访,这些都是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也是我们努力要实现的执行效果。”
令人欣慰和感动的是,卢法官所考虑的这一切,他们做到了!
2025年3月,执行团队第三次抵达武汉,主持召开化解债务工作协调会,让当事人相互倾诉困难、争取理解、交换意见。在双方意见基本趋于一致的情况下,执行法官果断拍板,促使达成和解协议:耀鹏公司在一个月内向捷运公司一次性清偿3700万元。
2025年4月,捷运公司收到最后一笔执行款3700万元,这场历时3年的“拉锯战”圆满告捷!
就像卢琳山法官所讲的那样:“这个案子有一些难点、痛点、堵点,但坐着想都是困难,肯干才有答案。”
这3年,案子执行步步惊心,执行法官步步为“赢”,执行效果步步生花。
路漫漫,上下求索,行则将至。正是因为执行法官们一步步铿锵有力的步伐,才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