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
山西省眼科医院视光学配镜中心 一级验光师 冯恬枫
山西白求恩医院眼科 主治医师 李凌云
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副总院长 主任医师 张丽军
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 贾丁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可以流露真情实感,更是儿童青少年观察世界、认知世界的重要器官。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低龄化趋势,敲响了视力保护的警钟。
近日,来自山西省眼科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爱尔眼科医院的多位专家,向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普及护眼爱眼知识,让孩子们的未来之路更加明亮。
数据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我国近视患者人数近7亿,居世界首位且低龄化趋势明显。
对于近视患者这一群体,公众最担忧的是儿童青少年。为全面评估近视率情况,2020年9月到12月,国家全面开展了近视专项调查,覆盖全国8604所学校,共筛查247.7万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2.5个百分点,较2018年下降0.9个百分点。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者人数在所有学生中占比达60%,超6000万人。
除了近视发病率高之外,儿童青少年的高度近视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屈光度在600度以上就属于高度近视。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三年级学生高度近视占比达到21.9%。
视物模糊不敢说男童近视300度
高考期间,我省其他年级学生迎来调休,恰逢工作日,很多家长迫不及待地带着孩子到眼科医院就诊。
7岁的男孩斌斌(化名),跟随母亲走进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二楼验光区。“近段时间,我儿子总是眯着眼睛看东西。孩子的视力是不是有问题?”说话间,斌斌妈妈将手中的检查单,交给了山西省眼科医院视光学配镜中心一级验光师冯恬枫。验光结果显示,这位男孩的双眼屈光度均超300度。
根据医学知识,冯恬枫判断这个小男孩5岁左右就已近视,甚至更早。这一判断在沟通中予以证实。
尽管从幼年开始,父母就向斌斌灌输眼睛保健知识,但斌斌并未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到5岁,斌斌渐感视物模糊。由于担心父母责怪且此后无缘观看动画片,他遂将此事深埋心底。
知道事情原委后,斌斌母亲为日常疏于关注孩子眼睛健康而懊悔不已,当即决定给儿子配镜,防止近视度数增加。
事实上,“孩子还小,只要眼部没有先天疾病就没什么大问题”,很多家长都抱这样的态度。近日,由上海市科协和蔡司、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第三次携手编撰发布的《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世界——2023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现,56.8%的家长在孩子6岁以后才首次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其中近8成的家长是在孩子出现近视临床表现以后,才开始关心孩子的眼健康,往往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孩子一旦近视 要矫正与治疗并举
对于已经近视的人群,控制、减缓近视度数增长是关键。
一般来说,矫正手段是必选的防控手段。所谓矫正,就是通过光学手段,使物像恰好落在视网膜上,让患者能清晰地视远物。
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贾丁建议,一旦发现近视,家长要带孩子前往专业、正规医院进行医学验光,并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方式矫正视力。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提到,目前纳入专家共识,用于控制近视度数增长有效的技术有角膜塑形镜(OK镜)、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定制离焦框架眼镜、药物等。
贾丁表示,角膜塑形镜是目前公认的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去年,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发布的《山西角膜塑形镜白皮书》表明,连续戴角膜塑形镜3年的儿童青少年,眼轴增加量逐年递减。
定制离焦框架眼镜是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又一选择。离焦框架眼镜外观与传统框架眼镜相似,但是离焦框架眼镜是一种通过周边离焦设计的镜片。它保证中心视力清楚的同时,还能很好地控制眼轴增长。贾丁介绍,专业医生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定制离焦框架眼镜,从而延缓近视发展。
阿托品也有延缓近视发展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近视加深,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
关注度数增长更要注意眼轴被拉长
近视防控家长做得最多的是陪孩子检查裸眼视力,家长们往往通过孩子度数的增长判断防控成果,但却忽略了眼轴检查后提供的数据。眼轴长度作为客观测量指标,可以辅助判断近视的进展等相关风险,从医学层面相比裸眼视力更加重要。
报告中明确提到,预防近视,62.2%的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裸眼视力,但要精准防控近视,93.3%的医生建议关注眼轴。
儿童青少年近视,绝非“多戴一副眼镜”这么简单,其发生和危害都不可逆。山西白求恩医院眼科主治医师李凌云解释,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被拉长,使眼球像被吹大的气球,导致视网膜越来越薄,容易造成视网膜脱落等病理性损伤。
此外,由于眼轴变长,脉络膜等受到牵拉,巩膜胶原结构出现异常变化,致使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加速玻璃体液化或浑浊……
正因如此,儿童青少年的视觉健康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消除这个隐忧。
要消除这个隐忧,首先得找准“病灶”,从而精准“诊治”。
近视是如何发生的?除遗传、环境等因素外,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根本原因。
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问题,冯恬枫建议,一般在3岁左右就可以到医院建立儿童青少年眼屈光发育档案,且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眼部检查。
远视储备越充足发生近视越推后
0—6岁是儿童眼球结构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
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副总院长张丽军介绍,刚出生的宝宝眼球发育不完全,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孩子的视力逐渐提高。5—6岁左右,孩子视力基本达到正常水平。
“在眼球发育不完全的情况下,孩子的远视状态,称之为生理性远视,这也是孩子的‘远视储备’。”张丽军说,伴随着生长发育,孩子眼轴会逐渐增长,“如果增长过快,就会出现过早正视化。远视储备消失后,孩子就会发生近视。”
张丽军表示,远视储备是不可能增加的,只能让其消耗得慢一点。减缓远视储备消耗最主要的方法是增加日间户外运动和规范用眼行为,阳光可以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延缓眼轴增长,达到预防近视和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
“近视的发展其实跟人体生长发育的节奏相似,一个是学龄前,特别是1—3岁,还有3—6岁,此时近视的发展也是快的;另外在青春期,人体其他方面发育快,近视可能也会出现相对急速增长,所以说这两个时期非常重要。”冯恬枫说,“家长一定要多带孩子到户外,让眼睛‘沐浴阳光’,减少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进而减缓眼轴的增长速度,延缓近视的进程。”
预防“小眼镜”上升至国家战略
眼健康问题关系到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问题。近年来,防控近视已经上升成国家层面的战略。从2018年至今的数年间,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已经多次出台文件,聚焦防治青少年近视。
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同时发布《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斜视诊治指南》三部指南。
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降低近视率的目标——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2019年10月,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又组织制定并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
2021年5月,教育部等15部门又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方案》规定,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同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中更是提出,学校应当建立学生体质监测制度,发现学生出现营养不良、近视、肥胖、龋齿等倾向或者有导致体质下降的不良行为习惯,应当进行必要的管理、干预,并通知家长,督促、指导家长实施矫治。
近视防控需要了解这些问题
1
近视和散光的预防措施一样吗?
答:近视包括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性近视大多数受遗传因素影响,后天因素又称环境因素,比如过度玩手机、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看ipad等,都会造成近视过快增长。
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增加白天户外活动时间和减少近距离用眼,每天在自然光环境下活动2小时能够明显延缓近视的发生及发展。另外,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或佩戴角膜塑形镜等方式也有延缓近视发展的作用。
角膜长得不够规则是散光最常见的原因,属于先天性的。一般情况下,散光是不会发展的,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或长大后做手术解决。
2
假性近视到什么程度就变成真性近视?假性近视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答: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导致视物模糊。我们眼睛有一块像弹簧一样的肌肉,当它被卡住,无法弹回时,就出现了假性近视。经过休息或者散瞳后,这个像弹簧一样的肌肉弹回来,假性近视就会恢复。
真性近视是因为眼球结构发生了变化,眼轴增长导致,因此真性近视后是无法恢复的。所以如果发现儿童青少年看不清楚,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检查,诊断到底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
3
预防用眼疲劳可以给孩子用一些眼药水吗?
答:儿童青少年容易引起视疲劳最主要的原因是用眼过度,就像长时间运动后身体会累一样,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休息和放松。也可以点一些抗疲劳的眼药水,如施图伦,但最重要的是要带孩子在户外活动,休息眼睛。
4
按摩、滴眼液或治疗仪等治疗方法能治愈真性近视吗?
答: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一旦发生真性近视应该尽快正确配眼镜。佩戴合适的眼镜不会导致近视进一步加重,而且建议全天戴镜,如果时戴时摘,可能会促进近视发展。曾有家长在发现孩子有200度近视后不给孩子戴眼镜,第二年复查时涨到了500度。
目前并没有能够治愈真性近视的方法,真性近视是患者眼睛结构发生了改变,就像人的个子长大了不能再缩回去一样。市面上宣称能够治疗近视的方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任何按摩、滴眼液或治疗仪都不能改变眼睛结构,反而会导致近视没有得到及时科学的干预,进而造成近视过快增长。
5
如需配镜,儿童必须散瞳吗?
答:是的,散瞳验光可以检查出正确的近视度数。散瞳验光是很安全的,不会对眼睛造成损害。
散瞳后取得准确度数,明确真假近视,根据这个度数来验配眼镜才会更加舒适,也更加合理、科学。
6
角膜塑形镜在近视治疗中意义和效果有多大?
答:研究表明现,角膜塑形镜可以减缓50%—60%近视进展速度。
佩戴角膜塑形镜是目前所有近视防控手段中最有效的,通过夜间睡眠时佩戴,以保证白天视力正常,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度数的进展。打个比方,比如一个小孩子度数每年增长100度,正确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近视增长的度数有可能降低为每年增长40—50度。
需要重视的是,角膜塑形镜属于国家三类医疗器械,国家明确规定,同时配备有主治及以上眼科医师及视光专业人员、具有医疗资质的正规机构、获得相应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才可以验配角膜塑形镜。
佩戴角膜塑形镜最重要的是遵医嘱,定期复查,此外,必须保证佩戴角膜塑形镜时的双手、眼部等的卫生,保证安全。
7
遗传因素跟近视相关度高不高?
答:很高。单方或双方父母为高度近视,孩子近视的风险也相对更高。
这些食物可以预防近视
这里向家长介绍几种可预防近视的食物。
经常给孩子吃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可促进小儿视力的发育。因为咀嚼力度和强度、频次等可增加面部肌肉包括眼肌的力量,使之具有调节晶状体的强大能力,避免近视眼的发生。比较适合儿童的硬质食物有水果、胡萝卜、甘蓝、动物骨、豆类等。
铬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矿物元素,在眼球发育中的作用是使其渗透压保持平衡,否则可导致晶状体鼓出变凸,致使眼的屈光度增大,而成为近眼。含铬食物有肉类、黑胡椒、糙米、玉米、小米、粗面粉、红糖、葡萄汁、谷物、乳酪及蛋黄等,应多给孩子安排。
钙是我们较为熟悉也颇为重视的一种矿物元素,但大家对它的认识还是集中在增进骨骼发育、防止儿童佝偻病等方面,很少将它与眼睛的发育联系起来,然而医学专家指出,钙的缺乏是造成视力发育不良乃至形成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含钙食物有豆制品、牛奶、鱼虾、动物骨等,还要注意搭配动物的肝脏、蛋黄、绿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D 的食物,以增加钙的吸收与利用。
含维生素A 、C的食物主要包括所有红色、橙色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胡萝卜、红辣椒、橙色和黄色的西红柿,还有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柚子等。除了维生素A ,它们还富含视力所需的维生素C 。
柑橘类水果对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有益,他们已经开始或将要面临白内障风险,这种非常危险的眼科疾病致盲率较高,多吃富含维生素A 、C 的水果能有效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近视防控六注意
一、不要将电脑摆在窗边,避免光源从头顶上方照射造成反光,造成电脑屏幕不清晰。
二、电脑屏幕顶端高度要略低于眼睛的视平线,摆放最理想的位置是电脑屏幕中心应在眼睛视线下方约20度的地方。
三、电脑屏幕和眼睛距离60厘米为宜。
四、经常眨眼睛,以增加泪水分泌,达到滋润眼睛功效。凝望电脑屏幕每隔1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如果可闭上眼睛、远眺等都能达到完全休息。
眼睛的肌肉也需要运动,在每天上午、下午,多眨眨眼,望望远处,不断地让晶体有舒张和收缩的运动。
五、如果平时眼睛很容易干涩,可以补充人工泪液。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一般单瓶包装大多含有防腐剂,最好一天使用不要超过3次。
六、注意光线刺激。很多人喜欢夜间玩游戏,为不影响他人而往往需要关掉灯光,电脑屏幕光线直接刺激眼球,对眼睛伤害很大。
儿童青少年日常用眼保健法
眨眼法:头向后仰并不停地眨眼,使血液畅通。眼睛轻微疲劳时,只要做2—3次眨眼运动即可。
热冷敷交替法:一条毛巾浸比洗澡水还要热一点的热水,另一条毛巾浸加了冰块的冷水,先把热毛巾放在眼睛上约5钟,然后再放冷毛巾5分钟。
眼睛体操:中指指向眼窝和鼻梁间,手掌盖脸来回摩擦5分钟。然后脖子各向左右慢慢移动,接着闭上双眼,握拳轻敲后颈部10下。
看远看近法:看远方3分钟,再看手掌1—2分钟,然后再看远方。这样远近交换几次,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劳。 记者 梁耀华 高万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