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优化课堂教学改革赋能大思政一体化建设,3月12日,太原市万柏林区红星巷小学开展了以“践行‘双减’理念 建构多元大思政”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第一节是由宿丽平老师执教的《神州谣》,宿老师以闯关任务为驱动,注重学生识字方法的落实,以“读”贯穿课堂,初读识字、再读品韵、精读悟情,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理解内容,减轻学习负担。
宿老师在引导学生学在读中体会课文对祖国山河、悠久文化的赞美,特别是在读“黄河奔,长江涌”时,着重引导感受祖国山河的磅礴气势,激发爱国情怀;在读“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渗透国家统一意识,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 ,通过生动的故事、图片,让思政教育自然融入教学之中。
第二节研讨课是吕桂兰老师执教的《鹿角和鹿腿》,以单元目标为线索,整节课围绕“朗读和发现”这两个任务,亮点特别多,化教为学,在读中体会鹿对鹿角和鹿腿的不同态度,彰显了吕老师教学的智慧设计的巧妙。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故事的情节起伏,感受角色情感。吕老师精心设计思辨性任务群,为学生搭建复述支架:“开始……忽然……后来……抓住关键词讲述故事”,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思维碰撞中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特别是在小组协作中讲述故事环节,学生有了支架的助力,在讲台上的绘声绘色地讲述更是吸引人,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
吕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借鹿对自身优缺点认知的转变,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全面客观看待,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辩证思维,同时也是落实“双减”理念和建构多元大思政体系的成功践行。
研讨课后,红星巷小学的李慧校长和石喜兰书记与老师们进行了教研。她们对这两节课高度评价,紧扣“双减”与多元大思政理念,让人眼前一亮,《神州谣》以读促学,流程简洁高效,契合“双减”减负要求 。在思政融入上,巧妙独特,彰显教学的创新之处。
在这个万物竞发的春日,老师们一同投身于 “落实双减理念 构建多元大思政” 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开启了红星巷小学一场意义非凡的教育逐光之旅。
记者 田勇 通讯员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