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
加入大量山西文旅知识和非遗文化 题型内容变化较大
太原小学期末语文数学试卷引发热议
编辑:刘强 来源:智慧生活报 发布时间:2025-02-26 19:28:39

  有人质疑“难道是文旅局出的题”“没想到这么多文旅知识、非遗文化进了试卷”,有人支持“题目出得很活”“出题老师用心了”…… 近日,2024年底太原市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期末考试中,加入大量有关山西的文旅知识和非遗文化,引发热议。

  “将山西文旅知识融入考试,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重视,通过考试来提醒和增强学生作为山西人的文化自信。”2月24日,太原市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百优班主任”杨国霞说,考试内容本土化,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预示着教育更加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cb04b226c_1.jpg


A  表里山河美如画寻景寻人寻韵味
  汉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年级语文考试题中,要求工整书写“表里山河晋善晋美”八个字,体现了对书写规范的重视。“考题通过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感知力。学生在观察图片、书写文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山西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对美的追求和对文化的热爱。”太原市双塔北路小学语文教师张丽告诉记者,这种考题形式对教育方向的引导是正向的,它强调了文化传承、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山西这片土地不仅山河秀美,也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先古圣贤尧舜禹,封狼居胥霍去病,一代女皇武则天……一部山西史,半部中国史。人们常说“半部唐诗在山西”。李晋在本学期学习的古诗中发现了不少山西诗人的踪迹。请你帮他补全诗句,并将诗人与诗句用线连起来。
“假如古代有‘中国诗词大会’,山西人必是夺冠热门!”双塔北路小学语文教师徐文华说,这道题有力地宣传了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三晋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山西人几乎撑起唐诗的半壁江山:初唐时期的王勃,盛唐时期的王维,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温庭钧……整个唐诗史上,几乎每一座高峰上都有山西人在那里站着。杜牧的《清明》、李白的《将进酒》、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他们的诗作,或激昂慷慨,或清新脱俗,或深情款款,或哀婉缠绵,无不透露出山西这片土地独有的韵味与风情。这些带着山西韵味的诗篇,穿越千年,至今仍被世人传颂,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被一代代学子诵读、学习。
  黄河之水天上来,滚滚东流不复回。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也是全球最大的黄色瀑布。站在山西临汾的壶口瀑布前,那汹涌的黄河水,仿佛一条巨龙,在两山之间奔腾而过,“千里黄河一壶收”。它是我们山西著名的旅游胜地……
“这是一道阅读题的题干,考查了同学们多方面的知识点,包括阅读理解与概括能力,写作与表达能力,文化知识与背景了解等。”双塔北路小学语文教师王小玲说,考题巧妙地融入了山西的文化元素,如壶口瀑布、大禹治水等,有助于宣传山西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与传统的阅读理解题相比,本次命题更加灵活,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还要求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cb04b226c_2.jpg


B  清徐葡萄老陈醋数学题里找答案
  去年,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后走红网络。该游戏选取了全国36个景点作为游戏场景,其中27处是山西省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横跨山西省9个地市,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戏玩家和游客前来打卡。游戏上线3天后的8月23日,山西省27个涉文物景点共接待游客12.66万人次,环比增长21.86%;门票收入552.8万元,环比增长16.18%。
  在四年级期末数学试卷中出现这样的题目:“临汾隰县的小西天拥有绝世悬塑,仅2024年国庆期间,该景区门票总收入为245万元,如果按每张门票35元计算,有多少万人前往小西天景区?”“‘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张雪和妈妈从家骑车去晋祠景区,他们平均每分钟骑行185米,8分钟走了全程的一半,全程有多少米?”“清徐葡萄是全国闻名的特色水果。李叔叔把采摘的600千克葡萄分箱包装,每个大箱装15千克,每个小箱装10千克。装了10个大箱后,其余都装小箱,小箱一共多少箱?”“山西老陈醋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美誉……”“这次期末数学试卷颇具亮点,试题围绕山西特色展开,既考查了数学知识,又传播了山西文化。”太原市双塔北路小学数学教师芦宇告诉记者。
  芦宇分析,试题从生活场景入手,尤其是创设山西文旅为命题情境,凸显山西人文特色。填空题涉及山西老陈醋容量单位换算,考查学生对升与毫升的理解及换算能力;小西天景区门票收入计算,考查除法运算和实际应用能力;晋祠景区行程问题,涉及路程、速度和时间关系,锻炼学生对行程问题的分析与计算能力;葡萄装箱问题,则考查了四则运算在实际场景中的运用。
  这些考题的变化意义重大。芦宇表示,考题更灵活且贴近生活,不再是单纯理论计算,而是融入生活场景,要求学生具备知识迁移和实际应用能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宣传山西文化效果显著。将山西景区、特产等文化元素融入数学题,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山西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也让山西文化以新颖方式走进教育领域,得到更广泛传播。


cb04b226c_3.jpg


C  培养学生新素养从课堂走到课外
  “综观小学三至六年级语文试卷,不难发现,语文命题均是在大情境之下,以任务的形式进行语文素养的考查。”大南关小学语文老师尚文瑛告诉记者,三年级、五年级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为大情境,开启走近春节文化,“寻踪春节”之旅;四年级以《黑神话:悟空》引起的山西古建热话题引入,开启“寻晋”之旅,紧跟社会热点;六年级以“回眸历史画卷,讲好中国故事”为情境,聚焦当代文化主题,贴近学生学习生活。
  此次考题的变化,更加注重考查同学们的综合知识。如五年级的第8题“行道树是城市的一张景观名片。作为太原市的一名小学生,请你结合阅读内容和植物的生长特性,对比四种树为我们的城市选择合适的行道树吧!写出选择理由”一题中,创新融合语文、科学等相关知识,一方面考查学生对说明性文本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借助阅读材料及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辨,再作出合理判断。
  “从以上试卷题例不难发现,大语文时代已经来临。”大南关小学语文老师李昕说,许多题目都在传达语文学习功在平时,同学们不光要在课本上习得方法,更须具备从课本走向课外生活的思辨性思维和阅读鉴赏能力。
  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语文素养,李昕给出三点建议。
  课内学习善总结。基于语文教材的学习,可有意识地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梳理,如形近字辨析、理解词句方法、阅读策略等,通过梳理,形成结构化的认知,逐步转化为语文学习能力。
  课外阅读勤思考。坚持阅读,注重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即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有选择地进行精读时,要有目的地深化思考,训练对文本信息的提取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表达与交流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操。
  注重语言实践运用。学校和家庭都应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热点新闻和时代新风貌,针对相关话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在学习中积极思考,有理有据表达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能力、言语运用能力都会获得提升。
  杨国霞表示,此次考试的变化,打破了传统考试模式,将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同学们都需转变理念,与时俱进,爱我山西,才能适应新的考情。 记者 田勇 文/摄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分享 X
一键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豆瓣网
邮件分享
有道云笔记
人人网
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