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灵芝,很多人会想到各种神话故事,如白蛇传、麻姑献寿……在这些故事中,灵芝被当作可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灵药。可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灵芝早已走下神坛,进入寻常百姓家。那关于灵芝,你知道多少?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家为您科普。
灵芝在我国历史悠久
灵芝俗称仙草、瑞草、长寿草、还阳草,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的一种药食两用真菌,是享誉久远的中华瑰宝,它外形呈伞状,表面褐黄色、红褐色、血红至栗色,具似漆样光泽。
中国是最早认识和利用灵芝的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千年传承,形成独特文化,灵芝成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同时,由于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还被赋予起死回生、轻身不老的灵性,衍生出“神农采芝”“彭祖食灵芝貌似童颜”“嫦娥食灵芝奔月”“白娘子盗灵芝救许仙”“麻姑献寿灵芝酒”“秦始皇蓬莱寻灵芝”“泰山灵芝救母”“芝草瑶台救难”“太上老君灵芝炼仙丹”等无数神话传说。
灵芝浑身是宝,药用价值高
灵芝仙草,浑身是宝。灵芝的子实体、孢子、菌丝体,可用于制药、保健或制成工艺品观赏。它是补品中的王者,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灵芝列为上品,称之为“上上之药,方中妙品”,明代著名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灵芝味苦平无毒,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通便利尿”。现代各种分析测试研究发现,灵芝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多糖、多肽、三萜类、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等,还有钾、锗、铜、镁、铁、锌、钻、锰等微量元素,钙、磷等常量元素。医学界认为灵芝在补气养血、补肝理气、调经活血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功效,对气血亏虚、心神不宁、饮食不佳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消化道、内分泌、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治疗中。
灵芝已经实现工厂化栽培
灵芝喜欢昏暗、温暖湿润、通风性好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腐树或朽木的根部。
古时灵芝皆来自野生,产量稀少极其难得,素来只供宫廷帝王、达官贵人,难以惠及寻常百姓。如今,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人类已经总结出人工栽培的方法,百姓也就有机会吃到了。
目前,常见的栽培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灵芝的菌种接种在原木上的原木栽培,另一种是将灵芝菌种接种于塑料袋里的袋料栽培。
塑料袋中究竟有什么奥秘?其实很普通,就是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米糠、麸皮、玉米粉、黄豆粉、石膏粉、石灰粉等农业下脚料。通过合理搭配,加水搅拌,装入塑料袋后高温灭菌,接种灵芝菌种,然后放到舒适环境中进行培养,等待菌丝发育成熟,原基分化后就可以出芝了。
如今,灵芝不仅可以进行林下栽培,还可以进行温室大棚栽培甚至工厂化栽培。随着产量越来越大,灵芝终于走下神坛,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产品丰富,铺起致富路
灵芝产品异常丰富,有药品、保健饮料、保健食品、美容品等,工艺涵盖了粉剂、饮片、浸膏、浸膏粉、煎剂、冲剂、胶囊、蜜丸、糖浆、酊剂、口服液、针剂等。
灵芝营养价值极高,灵芝泡酒、水煎、煮茶、熬粥、做羹、炖肉、煲汤有着特殊魅力,是滋补养生、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秘诀”。
在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有一支30多年从事食用菌技术研发及推广的科技团队,坚持、热爱和专注于食药用菌的研究,带着灵芝种植技术,在全省20多个县、区开展科技扶贫,行走在乡间树林,穿梭在棚里棚外,用科技的力量,继续谱写“仙草”的故事。 记者 杨晓艳 通讯员 李青 张勇